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福康安破例封王,乾隆為何如何看重他?

福康安破例封王,乾隆為何如何看重他?

時間:2020-02-19 14:19:5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福康安的故事,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野史裡面“富察皇後落水說” ,牽扯出福康安的出生,可信嗎?

這種論調主要主要來自《清朝野史大觀》的記載:

“高宗孝賢皇後,傅文忠公恒之妹也。相傳傅恒夫人與高宗通,後屢反目,高宗積不能平。南巡還至直隸境……高宗大怒,逼之墜水。還京後以病殂告。”

由此而傳出,福康安是乾隆的兒子。此說法,滿足瞭人們的八卦心裡,可以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不能信以為真,理由有二:

第一,早在順治年間,宮廷就規定,不許王妃命婦等入侍宮中。即使太後與皇後過生日,王妃、福晉、命婦等入宮朝賀拜壽,也有許多流程,況且皇帝身邊太監、侍衛眾多,眾目睽睽,如何與福康安的母親約會?

第二,清朝的官方資料,沒有隻言片可以佐證“福康安是乾隆兒子”,有的隻是小說傢的想象力。福康安的出生時間為1754年,與富察皇後的落水時間1748年,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

因此,所有的“富察皇後落水說”牽扯出的福康安出生問題,完全不攻自破。

還有一種論調,說乾隆給福康安加官晉爵的速度過快,讓人覺得他們是父子。

福康安被乾隆破例冊封為貝子,去世後又被破例追謚為郡王,因此被懷疑兩人的關系非凡。

在此可以明確一點,他們的關系確實非凡,但隻是親戚關系(乾隆是福康安的姑爺)、君臣關系,還不至於因此成為父子關系。這就如同,在許多公司裡面,有些女生上升的速度比較快,僅僅憑這些,有些人就制造“流言蜚語”,這靠譜嗎?這完全就是有罪定推。

福康安的升遷,有外戚因素,但功勞同樣很大。二十出頭,福康安就被派往前線平叛,一生南征北戰,戰績頗多,有力地維護瞭大清版圖的統一。

如果僅因為升遷速度快,就推測福康安為乾隆兒子,那同時代的和珅,上升速度也很快,怎麼沒人懷疑他?甘羅十三歲拜相,也沒人懷疑他是秦王的兒子。

福康安被封貝子,封王,那也是有業績作為支撐的。獎勵有功之臣,這是帝王的一貫手段。是否突破獎勵的天花板,乾隆會根據形勢做出判定。

和珅沒被封王,這也跟和珅的軍功不足有關。清朝在爵位評定方面,很註重戰場的功勞。乾隆曾經刻意栽培過和珅,但他實在不爭氣,在前線不能服眾,將領不聽他指揮,導致戰場吃癟。和珅得寵,才幹是有的,但把主要心思用在吹溜拍馬方面瞭。

誰的功勞大,誰幹實事,誰玩虛的,乾隆不是傻子。與其說和珅是寵臣,倒不如說他是寵物;與其說他貪錢,倒不如說乾隆睜隻眼閉隻眼,讓他為嘉慶存錢。

福康安與和珅,一文一武,兩人相互爭鬥,也相互制衡,乾隆居中調停,駕馭住他們就控制瞭朝廷的局面。

綜上:因皇宮規矩與環境的制約,福康安不可能是乾隆的兒子,他的晉升靠的是外戚關系與戰場立功。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