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若望為明清兩朝做出瞭什麼貢獻?湯若望最後是怎麼死的?
湯若望為明清兩朝做出瞭什麼貢獻?小編為大傢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湯若望是著名的耶穌會會士,1592年出生於德國科隆,也就是明朝萬歷年間瞭。
早年在歐洲時,湯若望就讀於耶穌會創辦的三王冕學校,一直勤奮好學,成績優秀,由此一步步升為修士,並進行瞭系統的神學和科學學習。
在加入耶穌會後,湯若望相繼進入靈采研究院和羅馬學院深造,最終以優秀的成績獲得神父職位,並於1618年與其他22名傳教士一起被派到瞭遙遠的東方。
湯若望來到中國的時候,時值明朝末年。這段歷史就不多說瞭,就說進入清朝以後,湯若望因為自己卓越的科學知識而引起瞭清朝皇帝極大重視。
其中,湯若望最看傢的本領是天文歷法。

眾所周知,中國一向使用農歷紀時並指導農業生產,但農歷主要是以月球的運行為參照物,同時也參考瞭太陽的運轉規律。但是,最終歷法雖然直觀,但終究不怎麼準確。
最起碼的一點,農歷和現在使用的公歷相比,在天數上就要少6天,如果以5年計算,就要差一個月,這個季節什麼的,顯然就不對,沒辦法指導農業瞭。
為瞭,農歷通常每隔四年就要閏一個月,無他,就是把這缺的時間給補上。
至於當時的西歷(也就是後來的公歷),因為是以地球圍繞地球轉的軌跡為參照物,因而比農歷顯然要精確得多(雖然沒有農歷那樣直觀)。
而湯若望,就是最早把西歷帶到中國並精於此道的最早一批人。
也正因為湯若望等耶穌會士有這項本領,清廷也就將他們安置在欽天監,以發揮他們的專長。

然而,欽天監畢竟也官衙,湯若望這些人來瞭,水平又比本土的欽天監官員高出許多,這個難免讓有些人坐立不安瞭。
在中方楊光先等人的策動下,欽天監由此爆發瞭所謂的“中歷、西歷之爭”。
康熙三年(1664),楊光先上《請誅邪教狀》,其中揭發湯若望等傳教士有三條重罪,以是潛謀造反,二是邪說惑眾,三是歷法荒謬,欲置湯若望等人於死地。
當時,正是鰲拜等人專政時期,此輩人武夫出身,哪裡懂得什麼天文歷法,於是聽信楊光先等人的讕言而判處湯若望等人凌遲處斬。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此判決出來後,京師突然發生大地震,遂有官員認為這案蹊蹺,或為天意所致。
之後,因為預測日全食的事,中西歷法官員再次爆發激烈沖突,清廷這次也學聰明瞭,便讓兩派人公開打擂,看看誰預測的準!
結果不用說,西歷派預測極準,大獲全勝,湯若望等人也由此被赦免。

然而,楊光先等人在欽天監的勢力並未拔除,楊光先甚至還擔任欽天監正。但是,其主張的歷法畢竟有誤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誤差越來越大。
最終,耶穌會的另一傳教士南懷仁再次與楊光先等人發生爭鬥,最終證明新法確實優於舊法。康熙七年(1664年),楊光先被革職,南懷仁為欽天監副。
當然,湯若望並沒有看到這一天。在被赦免不久,備受打擊的湯若望就在康熙五年七月十五(1666年8月15日)因病去世。
事後,康熙皇帝十分遺憾而發佈祭文,其中稱湯若望“來自西域,曉習天文,特畀象歷之司,爰錫通微教師之號”,其“鞠躬盡瘁,恤死報勤,遽爾長逝,朕用悼焉。”
事實上,湯若望是當得起這個悼文的,因為康熙能當上皇帝,就是因為湯若望的一句話,“他已經出過天花瞭!”
而在順治朝時,湯若望也不僅僅是在歷法上有貢獻,其在制炮、數學還有醫藥等方面,對清廷和皇室都大有貢獻。
事實上,據記載,順治皇帝甚至尊稱湯若望為“爺爺”(滿語),就是不知道這個而所謂的“爺爺”,究竟有多大可信度和含金量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