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權傾朝野,為何不提拔自己的親弟弟?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慈禧為何不提拔自己的親弟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起慈禧太後的弟弟桂祥,那可是雙重的皇親國戚,他既是國舅,也是國丈,因為光緒的皇後(即後來的隆裕太後)也是他的女兒。
這在當時可是瞭不得,慈禧太後傢一下出瞭兩代承恩公(國丈),正是小胡同裡飛出瞭金鳳凰,稀罕!而這一切,都是拜慈禧太後所賜。
怎麼說呢,慈禧太後的娘傢其實並不顯貴。她老人傢出生的地方名叫芳嘉園,後來又稱方傢園,這一帶啊,在明代曾以出官妓而聞名。
明末八旗入關占瞭皇城後,周圍的一些胡同仍舊保留瞭原來的一些名稱,如大方傢胡同西對面的胡同原名“勾欄胡同”(現內務部街),“勾欄”即妓院的代名詞。
芳嘉園的西南邊原有個管理官妓的衙門即“教坊司”,如今還沿用“本司胡同”的舊名。芳嘉園的北邊,有一個叫“演樂胡同”的地方,那是粉頭們(即官伎)學習歌舞彩排的地方。
從住處上看,慈禧太後的娘傢絕不是什麼顯宦,這也許是她當年僅以“貴人”身份入宮的原因。
而難能可貴的是,在慈禧太後發達以後,她的娘傢也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顯赫起來。

據《宮女談往錄》中說,兩代承恩公(即慈禧太後的父親與兄弟)的府第並不闊綽,裡面沒有亭臺樓閣,沒有花園,隻有幾層帶廊的房子。
而廊子也不寬敞,實在地說,非常局促,遠不能和其他王府的門第相媲美。這裡雖然離朝陽門城根很近,但不是通衢大道。
慈禧太後回傢省親,車騎從大方傢胡同西口進來,車抹不過彎來,隻能進芳嘉園胡同往北走,作個大回旋。
府門口外頭也不敞亮,過不瞭高車駟馬。承恩公的鄰居們,也都是些普通的旗人,既沒有高官貴人,也沒有文人雅士,但就這樣一個四處都冒窮氣的地方,卻一下飛出瞭兩隻“鳳凰”(指慈禧太後和隆裕太後)。
慈禧太後的弟弟、隆裕皇後的父親桂祥,在當時雖然談不上窮困潦倒,但確實混得很不怎麼樣。在《宮女談往錄》中,就連老宮女也對他很是鄙夷,說:
桂祥是個“文不文、武不武的大煙鬼,不但肚子裡沒墨水,甚至說不出一句整齊話來。

用老太後的話說,‘隻知道雲土(雲南出的大煙土)、廣土(廣東出的大煙土),什麼西口土(娘子關進來的大煙土)、北口土(古北口進來的大煙土),整天跟底下人看什麼珍珠泡、栗子包、老牛眼’。
……聽太監告訴我們,桂公爺是整年拖拉著鞋的,永遠不提鞋後跟。吸鴉片要用兩個榻,在左邊吸完,又要換右邊吸,叫換邊。這是鴉片癮深的緣故。
吃早飯要在太陽傍落時,是個真正的鴉片鬼,拿白天當黑夜,拿黑夜當白天。這樣的一位寶貝,讓老太後如何提拔他?也隻能讓他盡興地吸鴉片瞭!
可以說,老太後不是不照顧娘傢人,隻怪娘傢人不爭氣。扶都扶不直的人,提拔他幹什麼呀!
假如她的娘傢人有能當總督入軍機的材料,她又何嘗不提拔呢!對待這樣的娘傢,隻能是勤賞賜,不提拔罷瞭”。

不提拔倒也好瞭,也算是慈禧太後算懂得用人,沒有因為自己的私情而耽誤國傢大事。就這點而言,得給老佛爺點個贊!
畢竟,歷史上以權謀私、走裙帶關系、以權謀私的人實在太多太多瞭,以當時慈禧太後的地位和權力,要給自己的弟弟、皇帝的老丈人隨便安排個官,那不是太容易瞭。
再說瞭,就像李鴻章說的,天下最容易的就是做官,如果一個人連官都不會做,那實在是太笨瞭。
認真說,這話其實挺有道理,其實在古代很多官員都是屍位素餐,走走程序當泥菩薩官的。很多職位,隨便把阿貓阿狗放上去,其實都是一樣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慈禧太後把弟弟桂祥弄去做個不用負責實務、就點點卯的閑官,還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總算老佛爺有底線,這事她沒做,已經比很多人強太多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