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東漢末年百姓民不聊生 直到三國時期人口少瞭多少
時間:2020-02-20 18:18:1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東漢末年人口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東漢末年,漢朝外戚當道、宦官掌權,皇室的權柄削弱到瞭極點,百姓民不聊生,因此出現過數次大型起義。在公元157年,漢朝的人口數量到達6000萬以上,這會人口數量還算正常。然而到瞭黃巾起義之後,全國范圍發生動亂,百姓死於戰亂,農田無人耕種,死於饑荒的百姓更勝於戰亂而死的。直到步入三國時期的220年,全國人口數量也才2361萬,相比漢朝時期縮減瞭一半人口。

像袁紹打曹操的官渡之戰,號稱70萬打7萬,很明顯是誇張瞭,且不論當時人口是否能達到數十萬兵馬出征,光是一個糧草用度,就不允許袁紹擁有70萬兵馬。事實上,袁紹打曹操,實際兵馬數量差是10萬對4萬最合理一點。而曹操在袁紹戰敗之後無力追擊,其實也是基於這個數量,無法繼續出兵而已,並非有其它另外的考慮。

在蜀、吳、魏三國政權確立之後,人口比例是在1:2:5,蜀、吳兩國的兵力相加都無法和魏國像抗衡,因此蜀吳之間才會有聯盟的趨勢,一同抵抗魏國。蜀國比較幸運的是處在川蜀之地,擁有大山做掩護,如果不是占有這個天然的優勢,以魏國草原上的起兵+更適合陸地戰的步兵,蜀國早就被滅國瞭。至於吳國則是占據水利優勢,才能保證一個安穩。

魏國除瞭攻蜀吳之外,三國之中還有其他勢力需要魏國對付,如境外蠻夷,三國之中的國傢。然而都沒等曹操將其他勢力打完,就意外去世,造成魏國動亂,給瞭蜀吳北伐反擊的機會。不過就算如此,蜀吳也是沒討到太多好處。後來曹丕去世,也再一次給瞭蜀吳機會,可惜依舊對付不瞭魏國。等到司馬傢正式掌權,將魏國掌握在手中,安心調度兵馬時,蜀吳就再也不是對手。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