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霍去病的弟弟,死後為何能以天子之儀下葬?
在歷史長河中,霍光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瞭,那麼大傢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有個戰神哥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他就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準確來說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的父親名叫霍仲孺,在工作的時候,與老板傢侍女的女兒衛少兒私通生下霍去病。霍仲孺在完成工作後,就回到傢,另娶瞭一個老婆,生下瞭霍光。本來兩傢老死不相往來,誰知道後來霍去病出擊匈奴的途中,與自己的便宜老爸相見,霍去病不知道是長期缺少父愛,還是怎麼瞭,竟然給霍仲孺大量購買田地房屋和奴婢後,才離開跟匈奴玩命去瞭。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就運氣吊炸天,大敗匈奴,凱旋而歸!回去的時候,霍去病又去拜訪瞭自己的便宜老爸,並且還將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帶到長安照顧。當時,十幾歲的霍光在自己這個戰神哥哥的神助攻下,一路升遷。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漢武帝劉徹對霍光也是寵信有加,霍光不斷升遷,升任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等職位。
猥瑣發育,成瞭漢武帝托孤大臣
霍光為人低調,謹小慎微,待在漢武帝劉徹身邊20多年,未曾犯過一次錯誤。因此,得到瞭漢武帝的信任。特別是在太子劉據因巫蠱之禍被逼死之後,漢武帝更加信任一向規規矩矩的霍光,下令宮中畫師畫《周公輔成王朝諸侯圖》賜給霍光,暗示他準備輔政。公元前87年,漢武帝臨終之時,指定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與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三人一同輔佐時年8歲的漢昭帝劉弗陵。
大權獨攬,讓皇帝下崗
在漢昭帝時期,霍光通過誅滅燕王劉旦,輔臣上官桀、桑弘羊,取得瞭朝堂的大權。漢昭帝年幼,霍光獨攬大權,改變瞭漢武帝時期窮兵黔武的政策,采取休養生息的措施,多次大赦天下,鼓勵農業,使得漢朝國力得到一定的恢復。
漢昭帝劉弗陵是個短命鬼,21歲就駕崩瞭,還沒有留下兒子。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霍光迎立漢武帝孫昌邑王劉賀即位。但是這個劉賀僅僅做瞭27天皇帝就被霍光給廢瞭。霍光敢讓皇帝下崗,他給出的理由是劉賀昏庸無道,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做瞭1000多件錯事,不能繼續做皇帝。當然,這是霍光給出的理由,真實性令人質疑。不少的歷史專傢認為,霍光之所以這麼急著廢黜劉賀,是因為劉賀不聽話,想要奪權,但他自己以及門人沒有準備好,直接被霍光先下手為強,給幹掉瞭。當然,無論真實的原因到底如何,霍光真是牛,創下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權臣廢去皇帝的先例!

擁立漢宣帝,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霍光廢黜劉賀後,就從民間迎接瞭漢武帝曾孫劉病已繼承帝位。漢宣帝繼位後,霍光提出歸政於帝。漢宣帝是個聰明,他非常忌憚霍光,並沒有接受霍光的提議。當時,朝廷事務的決策都是先經過霍光過問再稟報皇帝。這時候的霍光不是皇帝,勝似皇帝。
吊打匈奴,完成兄長的畢生心願
公元前72年,匈奴單於聯合車師進攻親漢的烏孫國。在烏孫國的請求下,霍光分遣五路大軍共十萬餘騎分進合擊,大破匈奴,俘斬近四萬級,獲牲畜七十萬餘。隨後,在漢朝的調度下,烏孫和丁零、烏桓等聯合進攻匈奴,匈奴死傷慘重,國力大衰,匈奴呼韓邪單於率眾來朝稱臣。
這次出擊匈奴之戰,是百年餘年漢匈戰爭中耗損最少、戰果最大的一戰,也是霍光二十年執政生涯最輝煌的一幕。積蓄十餘年國力後一擊必殺,徹底打垮匈奴帝國,匈奴從此一蹶不振。霍光不愧是戰神霍去病的弟弟,完成瞭兄長畢生的心願。

身後哀榮,以天子之儀下葬
公元前68年,霍光走完瞭自己的一生。霍光死後,漢宣帝與上官太後一同到場治喪。漢宣帝贈予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東園溫明等皇傢葬具,並以帝王專用的黃屋左纛(黃色車蓋與犛牛車飾)及駟馬轀辌車載運其屍柩,以皇帝級別的葬儀,將霍光葬在瞭茂陵。就這霍光遺孀還嫌不夠氣派,將霍光生前自己安排的墳墓規格進一步擴大。
跳得越高,摔得越慘
漢宣帝之所以在霍光死後,給予霍光帝王般的葬禮,一是為瞭感恩,沒有霍光,就沒有漢宣帝的今天,更沒有“漢宣中興”。無論霍光是如何權傾朝野,但是他不僅沒有謀反,更是為漢朝的復興作出瞭貢獻,身後的哀榮還是要做到位的。二是捧殺。漢宣帝要捧殺霍傢,讓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好得以名正言順地鏟除威脅。
果不其然,不久之後,霍傢謀反的事情敗露,霍禹被腰斬,霍雲、霍山自殺,霍傢一族遭到滿門抄斬。漢宣帝還算是地道的,霍傢族滅以後,霍光之墓並沒有被破壞,依舊陪葬茂陵。後來,漢宣帝接受南匈奴歸降,回憶往昔輔佐有功之臣,命人畫十一名功臣圖像於麒麟閣以示紀念和表揚,列霍光為第一。
縱觀霍光的一生,前半生謹小慎微,盡心盡力、秉公治國,深得漢武帝的信任,才被定為托孤大臣。然而,他後半生被時勢架上權力的巔峰,獨攬大權,廢黜皇帝,不是皇帝勝似皇帝,玩得很嗨!雖然他自己得以善終,但傢人卻不免要遭殃。總之,霍光雖不能說像周公輔佐成王那樣盡善盡美,有些跋扈,但也是一個盡心盡力、秉公治國的能臣,沒有辜負漢武帝的重托,實現瞭“漢宣中興”。他自己也好好浪瞭一把,也算沒有白來這人傢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