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海瑞一生不被張居正重用,跟他的性格有關系嗎?

海瑞一生不被張居正重用,跟他的性格有關系嗎?

時間:2020-02-21 17:42: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海瑞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海瑞因性格原因,自稱“剛峰”,如字面意思,為人處世太“剛”。海瑞“剛”到什麼程度呢?

1566年,海瑞寫瞭一封奏折,名叫《治安疏》,把當時的皇帝嘉靖皇帝懟瞭一頓,並且明裡暗裡嘲諷皇帝不理朝政、迷信巫術、生活奢靡,不顧民間疾苦,致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要知道,1566年可不是一個平凡的年份。

有一部電視劇就叫《大明王朝1566》,為什麼說這一年不平凡呢?在這一年,嘉靖皇帝駕崩瞭。所以啊,海瑞在這個時間點上把皇帝給“懟”瞭一頓,就有些不合時宜瞭——人老瞭,誰不想聽幾句順耳的話?更何況是皇帝!

於是,嘉靖皇帝大怒,將海瑞的奏折摔在地上,並將其捉拿下獄。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嘉靖皇帝雖然“不務正業”,但是他非常清楚,海瑞上的這封奏折,字字屬實,每一句都切中當時朝中之要害。以至於,嘉靖將奏折扔在地上之後,自己又撿起來,反反復復地讀瞭好幾遍,並嘆道:

“此人可方比幹,第朕非紂耳。”

意思是說:海瑞這個人的才能,可以與比幹相媲美,可朕不是商紂王啊?!

嘉靖皇帝一生爭議不斷,有一點卻是無可置疑的,他非常聰明!14歲即位那年,就能通過大禮議給自己樹威,將滿朝文官鎮住,足見其能力。嘉靖見過官吏如過江之鯽,能夠被他贊為“比幹”者,僅海瑞一人。

單憑這一點,也可見海瑞並非碌碌無為之輩。

那麼,海瑞既然有能力、又愛民如子,為何張居正不重用他呢?

按照《明史》裡的說法:

“居正憚瑞峭直,中外交薦,卒不召。”

意思是:張居正非常忌憚海瑞中正耿直的性格,盡管各地大臣紛紛推薦海瑞,張居正也不敢重用他。

想必,張居正也是擔心海瑞性子太“剛”,給萬歷皇帝寫一封《治安疏》,再把萬歷皇帝罵一頓,到時候他這個內閣首輔恐怕要吃不瞭兜著走瞭。

海瑞的能力體現在哪裡呢?

人說,一個人當官當的好不好,不應該由官評價,而應該由他所管轄的百姓評價。海瑞在各地當官,當地的百姓怎麼評價他呢?舉個很小的例子,海瑞在任上去世之後,當地老百姓來送行。《明史》記載:

“瑞無子。卒時,僉都禦史王用汲入視,葛幃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金為斂。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裡不絕。”

譯文:海瑞死後,膝下無子。同事王用汲來為他送行,看到他生前所用的帷帳,連貧窮的老百姓都看不上!不禁潸然淚下,發動朋友捐瞭一些錢,這才將海瑞體面的下葬。海瑞出殯那天,長江兩岸都是穿著素服送行者,哭拜之聲百裡不絕。

能讓如此多的老百姓為他素服送行,不禁讓人想起“十裡長街送總理”的畫面,真真如出一轍。

試想,若是海瑞在任上無所成就,僅有“清官”之空名,能讓百姓如此送行?

海瑞能有如此成就,與他的高情商、高政治能力、憂國憂民之情不無關系。比如說,海瑞出入官場,任淳安知縣時,就發生瞭一件體現他能力的事情。

話說,海瑞出任淳安知縣後,生活簡樸,每天粗茶淡飯,甚至讓自己的仆人在後院種菜,以補貼傢用。海瑞的老娘過生日,也隻割瞭二斤肉,足見平日裡有多仔細!

當時的浙江總督胡宗憲之子路過淳安縣,想要這裡的官吏款待他。可是,知縣整天都粗茶淡飯,哪有什麼“油水”孝敬總督之子呢?吃瞭癟的總督之子將此官吏吊起來暴打一頓。

這件事傳到海瑞耳中,當即命令將此人逮捕。

海瑞能不知道這娃的身份嗎?他當然知道瞭!可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更何況此人竟然敢打朝廷命官,這怎麼能忍?擱別人,可能官官相護,就讓他走瞭。但,海瑞可不是一般人。

海瑞處理此案的手法,堪稱教科書級的高明!

海瑞捉瞭胡公子之後,命人將他搜刮的一幹二凈,光是搜出黃金就有數千兩!這麼多錢,著實震驚瞭整日“粗茶淡飯”的海瑞。

於是,海瑞心生一計,給總督胡宗憲寫瞭一封信:“大人多次教導臣等,不要鋪張浪費。然,近日來,淳安縣有一青年,公然冒充胡公子為非作歹,今已捉拿歸案。在其隨身行李內,搜出黃金千兩,白銀若幹!此人行事如此奢靡,怎能是大人的兒子?”

尼瑪,自己的兒子啥德性,自己心裡能沒個點數?

胡宗憲心似明鏡,海瑞的這封信,就是告訴他:你兒子被我逮捕瞭,不過,看在你的面子上,我不罰他太狠,這樣,大傢面子都好過。回頭,我就把你兒子放瞭。

如此,胡宗憲算是吃瞭個悶虧。海瑞呢?白得瞭千兩黃金,充瞭府庫。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