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怎麼衰落的?是朱元璋滅掉元朝的嗎?
對朱元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瞭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歷史上的元朝是一個龐大的帝國,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帝國,卻被朱元璋率領的一支農民軍給打垮瞭。也許,這樣的事實讓人難以置信,但是,它確實發生瞭。
其實,那個年代,全國四面八方都是起義軍,而朱元璋率領的隊伍隻是其中之一。盡管,最終是朱元璋消滅瞭元朝建立瞭明朝,但是,他消滅的元朝軍隊數量卻不是最多的。

那麼,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元末末期,農民起義爆發,最早的起義隊伍就是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隨後,各地才紛紛起義,成立瞭眾多的起義隊伍。隨著幾年的發展,各路起義軍紛紛壯大隊伍實力雄厚,使得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基本成為瞭漢人的天下。
當時,黃河以南的主力軍有四個,分別為劉福通、徐壽輝、張士誠、明玉珍四人,他們分別率領的起義軍占據瞭大部分地區。這時,有人問朱元璋去哪瞭?當時的他根本不能與這些人相提並論,他剛剛繼承瞭郭子興死後留下的起義軍隊伍,僅僅占據瞭安徽地區的一小塊兒地方。
這個時候,朱元璋清楚地知道,天下即將要被各路勢力瓜分。而自己的這一點點勢力,除非投靠別人,不然,便是要盡快與他人爭搶地盤。可是,搶也搶不過別人,這又如何是好呢?因此,他仔細分析瞭一下當時的勢力分佈情況後,一個絕佳的機會被他發現瞭。

當時,元朝薄弱勢力在南方,從江蘇中西部到浙江中西部,這片地區依舊是元朝的所屬地。而且,這裡人口密集,物產豐富,如果,拿下這片區域,自己的勢力就會瞬間擴大,和其它起義勢力爭搶天下的籌碼也會增加。時不我待,朱元璋下令即刻發兵,用瞭四年時間,終於奪得瞭這片區域。
而這四年的時間也是他一生的抗元歷史,後來,便能與其它起義軍實力相抗衡瞭。在後來朱元璋與各路勢力搶奪地盤期間,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勢力發展迅速,集中瞭各路起義軍,分四路向元朝的殘餘勢力大舉進攻。很快,便將元朝的大部分地區占領,一時間,號稱百萬的紅巾軍幾乎掀翻瞭大部分元朝。
照此看來,劉福通確實可以一舉消滅元朝獲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問題卻出在瞭戰略佈局,由於自己選擇瞭兵分四路,導致瞭力量分散,使得元軍可以逐個擊破。而且,在此期間,元軍中出現瞭一個奇人,他就是察罕帖木兒。因他精通兵法,善於作戰,短短數年時間,他就建立起瞭一支新的元軍力量。
最終,這支軍隊不僅打敗瞭紅巾軍,還暫時保住瞭奄奄一息的元朝江山。
察罕帖木兒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元朝依賴他很有可能收復失去的大部分地區,恢復元朝統治。可是,意外總是不可避免,歷史也總是因為某些意外發生極大的轉變。
在紅巾軍潰敗後,緊接著,朱元璋所占領的地區,就處於察罕帖木兒的威脅之下,一旦他揮師南下,朱元璋必定難以抵抗。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反抗之心開始動搖,主動向察罕帖木兒示好。原本,朱元璋以為留條命繼續在元朝統治下弄個官混吃等死也是不錯的。可是,很快他就改變瞭想法。
為什麼呢?
因為,在元朝軍隊中,還有一員大將,名叫博羅帖木兒,平定起義軍的時候他也是屢立戰功。由於,他出身貴族,自然看不起察罕帖木兒這樣的佈衣出身之人。面對察罕帖木兒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情況,他的內心是非常妒忌的,竟不顧國傢危亡同室操戈,他們雙方打瞭起來。
要知道,內訌是戰爭中的大忌。
其實,更直接的原因是後來察罕帖木兒的身亡。在他進攻山東之際,在山東地區的田豐和王士誠原本是紅巾軍,看到這樣的情況後便立馬投降元朝,並隨之一起掃蕩起義軍勢力。察罕帖木兒非常信任二人,可是,就在一座孤城久攻不下之時,二人又起瞭叛心,邀請察罕帖木兒來部隊視察。
僅僅帶瞭十幾個士兵的察罕帖木兒就這樣被二人置於死地,實在讓人感到惋惜。察罕帖木兒的死,無疑是元朝的不幸。要知道,他是元朝復生的唯一希望,可是,一切都無法挽回瞭。朱元璋得此消息,也是非常的激動,沒有瞭後顧之憂的他開始卯足幹勁,和各路漢人起義勢力爭鬥,逐漸擴大瞭自己的優勢。
幾年時間,南方基本上都成瞭朱元璋的天下。後來,察罕帖木兒的養子擴廓帖木兒,雖然,僥幸收復瞭當初未能攻下的孤城,但依舊被博羅帖木兒針對,內訌依然繼續。可偏偏在這種時候,元朝內部又出現瞭奸相綽斯戩,他為獨攬大權在朝廷胡作非為。
這無疑是火上澆油,使得內戰就這樣無休止的進行瞭下去。
此時的朱元璋,順勢統一瞭南方,緊接著他又攻打北方。
可北方雖名義上是統一的,其實,早就已經四分五裂瞭,最終,使得攻打北方的戰爭,成瞭一件比較輕松的事。穩紮穩打用瞭十個月時間,便撿來瞭整個北方,統一瞭中國,建立瞭明朝。從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元朝的滅亡並非出自朱元璋之手,而是各路起義軍的內部腐敗和元朝內部同室操戈的結果。
這樣,朱元璋才有機會撿這個大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