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曾割胡須救李勣,他對唐朝有多大的貢獻?
對李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瞭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唐初有一位超級牛人,他的名字叫李勣。他是三朝元老,更可以說是武則天的貴人,當年唐高宗在立武則天立皇後一事上,遭到長孫無忌等人的一致反對,結果他一句話讓事情得已轉變,最終使得武則天登上皇位。
李勣原名徐世勣,雖然出身於富二代,但他十七歲的時候,卻做出驚人之舉,攜帶傢纏萬貫投奔瓦崗寨的翟讓。
後來英雄李密經朋友介紹來到瞭瓦崗。李勣覺得李密這樣的雄才大略的人是天下真正的英雄,於是聯合“所見略同”的浚儀人和王伯當三人,對翟讓進行瞭“逼宮”,勸說翟讓主動讓賢,讓李密來當瓦崗寨的大哥大。
結果翟讓很識時務,馬上主動讓賢。也正是因為這樣,李密當上大哥大後,對“恩人” 李勣自然是很是感恩,自然是格外重用。
公元619年(武德二年),瓦崗軍被隋朝的驍將王世充打敗,萬般無路之下,李密聚集餘兵歸順唐朝。李勣和李密的緣分到此結束。因為他的主子很快就換成瞭李淵。

後來,李密選擇瞭“謀反”,結果被早就有預防的李淵成功斬殺。李勣聽到消息後,馬上上表請求收葬李密,李淵見他忠心可嘉,批準瞭他的請求。結果李勣披麻戴孝,和李密原來的僚屬將士一起把李密安葬在黎山的南面,墳高五丈,喪期過瞭才散去,對此,朝廷民間都認為李勣講義氣,是個真男兒、純爺們。
李勣歸唐後,立下赫赫戰功,先是打敗王世充、平竇建德,得到瞭“下將”的封號。隨後打敗劉黑闥、徐圓朗等隋末群雄,為唐朝統一中國立下汗馬功勞。
而在玄武門之變時,李勣卻是站在太子李建成這一邊的。而李世民政變成功後,獨獨對“政敵”李勣另眼相看,不但沒有治他的罪,反而重用瞭他。
也正是因為這樣,知恩圖報的李勣在貞觀初年反擊突厥戰爭中,他以三千鐵騎攻其不備,大破二十萬突厥大軍,活捉頡利可汗,創造瞭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空前絕後的奇跡。後來,李勣又帶兵消滅瞭薛延陀的叛亂,並且還成為李世民征高句麗的先鋒將軍。
因為戰功赫赫,唐太宗李世民對他自然是極為寵愛。有事例為證,有一次李勣得瞭一個奇怪的病,禦醫配瞭藥後,說要用人的胡須做藥引才行。唐太宗聽說後,立即剪下自己的胡須給李勣治病用。事後,李勣感動得熱淚盈眶。

不久,唐太宗封李勣為太子詹事兼左衛率,加位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並且對他說瞭這樣一句話:“以後我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瞭,我相信你一定不會辜負我的。”對此,李勣感動之餘把手指咬出血來,發誓不辜負皇帝的信任。
然而,盡管如此,李世民內心裡還卻是“提防”半路出傢的李勣的。在病重之際,他先對太子李治說一句石破天驚的話:李勣絕對不能留。李治知道李世民平常對李勣最為器重,此時為什麼卻說這樣的話呢?李世民當然知道他心裡的想法,於是問“你能操縱李勣嗎?”李治說不能。李世說於是說:“我之所以能夠操縱他,那是我對他有恩。你要想操縱他,也要給他施恩”
於是李世民給李治一妙招:先是以我的名義把他貶為疊州都督。如果他立即上路,我死後你就把他召回朝廷,並授予仆射這樣的高官職,這樣一來,他肯定會對你感恩戴德,誓死效忠。
果然,接到瞭降貶令後,李勣二話不說,馬上就上任去瞭。這一去,他和李世民多年建立的恩情也一去不復返瞭。
果然,李治繼位後,馬上把李勣召回並委以重任。
後來,唐高宗李治想立寵妃武則天為皇後,卻遭到朝中長孫無忌等元老大臣的一致反對。理由是:武則天是先帝的女人,而且出生卑微,怎麼能成為一國之後。
對此,唐高宗李治為此單獨召見李勣,就立武則天為皇後一事詢問他的意見。
李勣沉思半晌,緩緩地說瞭11個字:此陛下的傢事,何須問外人。意思就是說這是你的傢務事,何必問外面的人。
唐高宗李治聽瞭矛塞大開,之後不顧長孫無忌等人的反對,立武則天為皇後,這為武則天最後稱帝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而李勣在朝中的地位也更加固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