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呂後背後到底有什麼勢力?劉邦為何不敢動她的位置?

呂後背後到底有什麼勢力?劉邦為何不敢動她的位置?

時間:2020-02-21 18:33:4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呂後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劉邦有瞭一番事業以後,身邊的女人也多瞭起來。呂後一直在傢裡操持整個傢的事務,非常辛苦。不僅要照顧年邁的公婆,而且還有一兒一女需要撫養,好不容易等到劉邦發達瞭,呂後卻不得不面對這麼一個現實。

劉邦身邊女人眾多,可是最受寵的,隻有戚夫人。戚夫人比呂後年輕漂亮,自然是把呂後給比下去瞭。更可氣的是,戚夫人還為劉邦生瞭一個聰明伶俐的兒子劉如意。

這劉如意比呂後的兒子劉盈顯然要聰明的多,所以劉邦常常打算把劉盈給廢瞭,改立劉如意做太子,將來好繼承皇位。

01張良建議呂後請商山四皓,這是說服劉邦的好辦法。

事情已經到瞭這個地步,呂後當然是無法跟劉邦鬥爭的,畢竟劉邦才是帝國的主人,他想要立誰為太子,呂後不能插手。

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於是呂後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侯所。---《史記》

可是劉盈是呂後的兒子,呂後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做皇帝,這樣一來呂後就能大權在握。這個時候劉如意卻成為瞭劉盈的重要對手,呂後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說服劉邦。

無奈之下呂後隻好找到瞭智謀出眾的張良,她希望張良為劉盈多說兩句好話。張良表示現在說什麼也不能改變劉邦的意願瞭,隻有去請商山四皓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商山四皓是什麼人呢?他們四個人是秦朝時期的博士,是學識淵博之人。當初劉邦滅亡秦王朝以後,他們四個人就隱居瞭起來。等到漢朝建立以後,劉邦打算去請商山四皓出山做官,請瞭多次他們都選擇拒絕。在劉邦眼裡,商山四皓是治國的能臣,有他們輔佐,自己的江山才能永久穩固。所以呂後費瞭很大勁請來瞭商山四皓,每次太子劉盈出入宮中,這四個人都要時時跟隨,劉邦就感到奇怪瞭,一問之下,原來這四位老者居然是傳說中的商山四皓。劉邦恍然大悟,原來這四個人是來輔佐太子劉盈治理國傢的。連他自己都請不來的高人,居然被劉盈給吸引來瞭,劉邦覺得劉盈已經成瞭氣候,也就放棄瞭廢太子的念頭。

呂後得到商山四皓的幫助,終於穩住瞭劉盈的太子之位。可是商山四皓為什麼會願意幫助劉盈呢?他們難道看不出劉盈不是天下之主的料子?

02劉盈登基以後,商山四皓的蹤影全無。

在商山四皓的幫助下,劉盈順利穩住瞭自己的太子之位。劉邦去世以後,劉盈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瞭大漢王朝的天子。

太後欲王呂氏,先立孝惠後宮子彊為淮陽王,子不疑為常山王,子山為襄城侯,子朝為軹侯,子武為壺關侯。太後風大臣,大臣請立酈侯呂臺為呂王,太後許之。建成康侯釋之卒,嗣子有罪,廢,立其弟呂祿為胡陵侯,續康侯後。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更名義。十一月,呂王臺薨,謚為肅王,太子嘉代立為王。三年,無事。四年,封呂嬃為臨光侯,呂他為俞侯,呂更始為贅其侯,呂忿為呂城侯,及諸侯丞相五人。---《史記》

這個時候我們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商山四皓突然就沒瞭。這四個人就好像憑空蒸發瞭一樣,往昔被認為是治國能臣的這四個人,既然已經出山瞭,為什麼在漢惠帝時期,消失不見瞭呢?

這四個人已經選擇出山,就絕對不會再回去,至少從主觀意願上不會選擇回去,那麼是什麼導致他們失蹤瞭呢?我認為有這麼三個可能。

第一,劉盈登基以後,商山四皓失去瞭他們的作用,所以也就不再被呂後所重用。而且呂後大肆任用呂傢人,對這四個人插手朝政的事情並不滿意,所以他們負氣離開。第二,商山四皓隻是在名聲上比較響亮,其實沒有什麼治國的才能,他們之所以在後期碌碌無為,或許是因為呂後看透瞭這一點,所以沒有重用他們,使得他們離開。第三,商山四皓並非真心實意想要幫助漢惠帝,他們是秦朝的舊臣,之所以不願意出山,就是因為他們痛恨漢朝取代瞭秦朝。幫助劉盈上位,是看出劉盈有胡亥那種敗傢的特質,所以劉盈上臺後他們便走瞭,等著劉盈自己把大漢王朝給毀瞭。這三個可能當中,我認為最可能的是第一種,呂後從來就是一個既得利益者,什麼時候這些人有用沒用,呂後是一清二楚的。

商山四皓的到來,可以幫助劉盈穩定太子之位,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是很有用的。可是劉盈登基稱帝以後,國傢不需要這四個不聽話的老頭來治理,所以他們就變得沒用瞭。

至於第三種可能,我覺得是最可怕的一種,這是我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因為劉盈身上懦弱的氣質,完全體現出他是一個亡國之君的特質,商山四皓為秦王朝報仇雪恨滅亡漢王朝未嘗不可。

03呂氏傢族的壯大,成為瞭漢王朝最大的威脅。

呂後輔佐兒子登基以後,她也順利地成為瞭帝國的核心人物。劉盈隻是她手裡的一個政治工具,有劉盈的存在,她治理國傢手握重權才有瞭合法性。

當政以後,呂後先誅滅瞭自己的政治對手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劉如意,隨後開始大肆封賞呂傢的人。基本上老呂傢的人都參與到瞭朝政治理的事情當中來。在漢惠帝駕崩以後,呂後失去瞭掌權的合法性。這個時候陳平在張良兒子張辟疆的建議下,將呂臺、呂產和呂祿這些呂傢的宗室提拔為將領,分別掌管京城的軍權。此外又將呂傢的其他人安排入朝,成為掌握朝中重權的大臣,完全聽從呂後的調遣。這樣一來陳平等人才躲過瞭一劫,順利地成為瞭呂後的心腹。不過這也造成瞭一個很大的問題,呂傢人從此徹底成為瞭大漢王朝最有權勢的傢族。他們傢族的成員,幾乎充斥在整個朝堂之中,百官之中全部都是他們的耳目。

太後稱制,議欲立諸呂為王,問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今王呂氏,非約也。”太後不說。問左丞相陳平、絳侯周勃。勃等對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後稱制,王昆弟諸呂,無所不可。”太後喜,罷朝。---《史記》

呂後的地位終於得到瞭穩固,前少帝上臺以後,所有的政令全部都是從呂後這兒發出的,呂後甚至把傢族成員封瞭幾個異姓王,違背瞭劉邦定下的祖制非劉姓者不得稱王。

總結:多行不義必自斃,呂後的張狂為呂傢埋下瞭禍根。

誰能收拾呂傢人呢?壓根就沒有,隻要呂後當權一天,她就能夠保住呂傢的天下。劉傢天下儼然已經成為瞭老呂傢的天下,所以呂傢成為瞭大漢江山最大的威脅。

可是人總有老去的一天,呂後也總有死掉的時候。呂後死後,呂傢人還想要把持朝政,這可就不能放任他們亂為瞭,呂後再怎麼說也是開國皇帝劉邦的原配夫人,可呂傢人跟劉邦就一點關系都沒有瞭。

為瞭防止漢王朝被呂傢王朝取代,陳平和周勃果斷發動瞭討伐諸呂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呂傢全族都被滅瞭。就連漢惠帝生的幾個孩子,也都被陳平他們給殺瞭,因為他們身上也有呂傢人的血脈,自此呂氏一族幾乎殆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