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宋朝比唐朝強?宋朝的真實實力到底怎麼樣?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宋朝的真實實力到底怎麼樣?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武平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傢統稱十國。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有這樣記載: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眾所周知,自大禹建立夏王朝開始到大清王朝覆滅,在中國的歷史上先後出現瞭83個王朝。這其中,秦朝是第一個結束分裂局面,真正意義上完成瞭統一,建立瞭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傢。之後,建立的王朝,雖然因為戰亂一段時間處於分裂狀態,但是,基本都是繼承並發展瞭秦朝的疆域面積。

公元907年,藩鎮宣武節度使朱溫鬧起兵變,把唐朝給顛覆瞭。朱溫滅掉大唐帝國之後,就建立起瞭自己的王國——梁。但可惜的是,這個王朝也是一個短命王朝,它隻存在瞭十七年,就被後唐給取代瞭。可是,沒過多久,後唐又被人給滅瞭,相繼建立起後晉、後漢和後周幾個政權。
而這,就相當於黃河流域用五十三的時間,換來瞭五個王朝的更替。在這五個朝代裡,政權存在時間最的,就是存在瞭十七年之久的後梁。而存在時間最短的後漢,隻存在瞭四年就被人給滅瞭。更讓人覺得無語的是,在後漢存在的這四年時間裡,它竟然換瞭兩任皇帝。
所以,後世就有人寫詩說:“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四帝,播亂五十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五十多年的時間裡,這一個地方分別建立起瞭五個政權,更替瞭十四位皇帝。”你仔細想一想,那時候的皇帝,為什麼更換得如此之快、如此頻繁,他們最後都是怎麼死的?
很明顯,答案一定是非正常死亡,被人殺死的,所以,這些朝代才會如此短命。在這其中,有一位皇帝的死法,更是讓人無語到瞭至極,那就是後唐的莊宗李存勖。他從小喜歡看戲,在當上皇帝之後,便天天沉迷在美色和戲劇中。有一天,他最寵愛的那個戲子郭從謙,突然發動瞭宮變,就把他給殺死瞭。

如果是太平盛世,漢武帝的在位時間就有五十四年,差不多是這些朝代加起來的時間;
遼也有好幾位皇帝在位四、五十年的,當然,西夏也有。
清朝的康熙在位六十年,如果再算上當太上皇的那三年,那他在位時間便是六十三年。
由此可見,一個和平王朝的皇帝的在位時間,能跟這五個朝代的存在的時間加起來相比。試想一下,這五個朝代到底是有多亂。
那麼,為什麼在那一時期,國傢會如此亂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的每一任皇帝,都是前一個朝代的大將軍,或者是藩鎮的節度使。他們這些人手裡掌握著兵權,有重兵的擁護,自然想把自己立為皇帝,不想寄人籬下,隻當一個小小的官員。比如說,成德軍的節度使安重榮,就曾當著眾人的面,說過:“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當皇帝的人沒種,而是說:“當皇帝的人並不是天生就註定的,誰有駕馭天下的才能,誰就可以當皇帝。”所以,這樣一來,自認為有能力的將軍們,都叛變造反瞭。他們把國傢弄得不像國傢,把政權當作兒戲,王朝自然也就短命瞭。

公元960年,掌管禁軍的後周大將軍趙匡胤,在今天的河南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
趙匡胤登上皇位以後,把年號定為建隆,並且,定都東京。這個東京並不是指今天日本的首都,而是指開封。在宋朝的時候,國傢一共有四個都城,分別是:西京洛陽,東京開封,南京應天和北京。並且,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初,中國仍然處於四崩五裂的割裂狀態之下。
所以,在建立瞭自己的政權以後,宋太祖也就是趙匡胤就把南方的叛亂平定瞭下來。宋太祖之所以能夠平定南方,謀朝篡位,正是因為他是禁軍裡的大將軍,手握兵權。後來,趙匡胤駕崩瞭,皇位采取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所以,由他的弟弟趙匡義,後來改名為趙光義繼承大統,即宋太宗。
趙匡義安定瞭南方後,在公元979年的時候,終於消滅瞭北漢,結束瞭中國的分裂的局面。所以,正式算起來的話,五代十國應該是由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位皇帝結束的。不過,要註意的是,他們雖然結束瞭中國的分裂狀態,但是,北宋依然比不上漢唐這樣的大帝國,因為,它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統一全中國。
當時,在北宋的北面有遼國,西面有西夏,南面有大理,此外,還有吐蕃和回紇在一旁。

在這些王國裡,國土面積最大的是遼。
遼是由契丹一族建立的,算是一個遊牧民族。今天,俄語裡關於“中國”這兩個字的發音,就是來源於契丹語的讀音。如果,這個詞念不好的話,很有可能會被人聽成“你大爺”的意思。因此,我們說雖然北宋平定瞭南方,但它卻並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歷史使命,甚至,連以往中原王朝的主體疆域都沒得到。
這裡,我們則要重點說兩個地方:燕雲十六州跟河西走廊。
地理決定國傢,幽雲地區就是核心基本盤,沒他就像少塊肉缺個臂,國傢怎麼看都是殘缺的。河西走廊更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絲路西去的咽喉,此地不通,宋朝更談不上發展瞭。歷代因為政體的差異和開發的力度,以至於其原核心區都不一樣,但燕雲十六州跟河西走廊在北宋時期就是中國之地。
可見,北宋真的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強大,至於南宋,那就更別提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