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明明是夫妻恩愛 為什麼會被後人詆毀

歷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蓮明明是夫妻恩愛 為什麼會被後人詆毀

時間:2020-02-22 09:45:3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琴瑟在禦,莫不靜好"。這段話是用來形容夫妻二人攜手共度餘生、歲月靜好的,但是歷史上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本來就像詩中描述的一樣幸福,卻因為小人的詆毀和作者的添油加醋而變成瞭"土肥圓"和"白富美"的奇葩愛情,最後還有一個悲慘的結局,這就是施耐庵所撰寫的《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這武大郎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上身長下身則短;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諢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這是《水滸傳》中的武大郎形象。可是武大郎雖醜卻心地善良,他有一個弟弟叫做武松,兄弟二人相依為命,武大郎為人踏實肯幹,靠著賣炊餅將武松撫養長大。後來武松因為在傢鄉殺瞭人而被迫逃跑,在他逃跑期間,武大郎陰差陽錯地娶瞭潘金蓮。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是一個清河縣大戶人傢的使喚丫頭,長得有幾分姿色,於是大戶就想娶她做小妾,而潘金蓮眼光很高看不上猥瑣的大戶,因此就婉拒瞭這門婚事。大戶遭到瞭拒絕惱羞成怒,就把她嫁給瞭又窮又醜的武大郎做妻子,以此來羞辱她。

潘金蓮本來就不是一個耐得住寂寞的人,結婚後也經常和外面的風流子弟有傳聞,惹得眾人非議,於是武大郎隻好和妻子搬到瞭陽谷縣居住,誰知到瞭陽谷縣以後她自然不改本色,認識瞭一個叫做西門慶的官人,二人經常往來,甚至在被武大郎發展後還將他打成重傷。

潘金蓮看到丈夫已經無法起身,也不給他請醫生,還日日濃妝艷抹出去與西門慶約會。武大郎不僅得不到醫治還連水都喝不到一口,實在沒辦法隻好拿出武松來脅迫她給自己找醫生,潘金蓮害怕武松回來找他算賬,又害怕武大郎告訴武松自己的醜事,於是幹脆和西門慶還有王婆商量給武大郎下毒並且趁毒發之時將他悶死。

武松回來後四處打聽終於得知瞭二人的事情,於是抓來潘金蓮審問,潘金蓮害怕武松隻好承認瞭事實,武松又將西門慶抓來和她一起殺掉,把二人的頭放在哥哥靈前祭奠。

在《水滸傳》中,武大郎和潘金蓮是一對有著天差地別的夫妻,武大郎身材矮小但憨厚善良,潘金蓮風姿綽約卻心腸歹毒,她做盡瞭壞事還害死瞭武大郎,最終被武松殺掉,因此在歷史上潘金蓮一直是以一個不守婦道的壞女人形象出現的,武大郎也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屌絲",但是真實的歷史中,二人不僅是相敬如賓、琴瑟和鳴的恩愛夫妻,而且還生養瞭四個兒子。

被詆毀的恩愛夫妻

在新版《水滸傳》中,潘金蓮遇到的西門慶是長相俊美、身材高大、溫柔瀟灑的,真實歷史中的武大郎長得也和電視劇中的西門慶差不瞭多少。武大郎名叫武植,是山東清河縣人,他自幼學文習武,在同學之中也是智勇雙全的佼佼者,年紀輕輕就考中瞭進士,做瞭陽谷知縣。

而在《水滸傳》中做陽谷知縣的人是武松,真實的歷史上,武松隻是武植的小弟弟,並沒有什麼打虎的壯舉。而潘金蓮也不是大戶人傢的使女,而是潘知州的女兒,是一位出身於大戶人傢的大傢閨秀,嫁給武植後夫妻二人恩愛有加,還生瞭四個兒子,二人一直恩愛到老。

武潘二人之所以被如此詆毀其實是因為一個小人在作怪。當時武植已經做瞭陽谷縣令,而他的一個同鄉同學還仍然一貧如洗,他苦讀多年還沒有得到一官半職,因此他隻好找到武植想要為自己謀取一官半職。

武植看到同鄉來瞭自然熱情款待,並且命人暗中去這個人的傢裡幫助他修建房屋,隻是在表面上隻字不提。沒想到這個人讀瞭很多書卻品行惡劣,他認為武植是發達瞭故意瞧不起他,於是罵道"武大郎真是忘恩負義之輩",罵完以後就不辭而別,回到鄉裡造謠生事。

此人寫瞭很多謾罵武大郎的小說和歇後語,然後在鄉裡到處張貼,還找到瞭曾經被武植治過罪的西門慶到處傳播武植的謠言,連他的妻子潘金蓮也沒有放過,一時間二人的謠言滿天飛,武植的清官形象就此毀於一旦。

但是這個人回到傢以後卻發現武植幫他修建瞭房屋,還給他買瞭很多土地,送瞭很多錢糧,之所以隻字不提是為瞭不以權謀私,讓別人說閑話。這個人這才認識到自己犯下瞭怎樣的錯誤,他想撕掉那些造謠的紙條卻發現早已經沒有用瞭,因為他的謬傳,武植的名聲已經徹底被玷污瞭。

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因為那個人的謠言以訛傳訛,於是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被施耐庵寫進瞭《水滸傳》,經過他的文學加工和添油加醋式的描寫,武植變成瞭又矮又醜的賣炊餅的窮人,潘金蓮變成瞭心如蛇蠍的毒婦,本來恩愛有加的夫妻就這樣一個成瞭冤死鬼,一個成瞭風流女子,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

在清河縣有一個叫"武傢村"的地方,拒村裡人稱,這裡埋葬這武植和他的妻子潘金蓮,武植的墓志銘寫得很清楚:"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證明瞭武大郎和潘金蓮是正經的恩愛夫妻,而不是小說中被迫嫁娶的男女,《水滸傳》將這對夫妻詆毀的過於深入人心,以至於人人想起他們都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而忘記瞭他們本來的樣子。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雖然書中的武大郎和潘金蓮被寫的一個可憐、一個可恨,但是生活總是自己的,他們並沒有因為世俗的謠言而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更加堅定地共度餘生,並且生育瞭四個孩子,人生可謂是幸福美滿。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