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時期一代大俠,郭解為何被漢武帝處死?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郭解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郭解的身份,決定瞭他難容於利益階層
郭解的身份是西漢的特殊群體——遊俠。遊俠是戰國時期“士族”的一個分支,他們往往依附於權貴,既行俠仗義,又作奸犯科,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無視法律,任俠行事,讓他們成為官府的打壓對象,依附權貴,充當幫兇,又讓他們成為上層社會利益的棋子,縱橫江湖,快意人生,使他們變成社會盲流仿效的對象,帶壞瞭社會風氣。
這些特性,決定瞭遊俠這個群體,必然會牽扯進利益集團的糾葛,處於漩渦中的他們,極少能逃脫法律的制裁。
以郭解為例,他有個大名鼎鼎的外婆,叫許負,人稱中國第一女相師,與西漢皇室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郭解出生在這樣的環境裡,必然與上層社會發生交集,甚至直接參與到政治集團的利益鬥爭中去。

本質上,遊俠是權貴階層的工具,一旦形勢所迫,遊俠往往成為利益的犧牲品。所以,一旦遊俠踏入豪門勢力范圍,基本離末日就不遠瞭。
郭解當初被遷茂陵,雖有大將軍衛青替他求情,但是也經不住更多對他懷恨在心的利益集團對他的打壓。郭解被處死的理由其實很滑稽,公孫弘一句:郭解在自己不知道的情況,別人就能替他殺人,這比他自己殺人還要嚴重!
世上恐怕沒有比這個更蠻不講理的定罪方式瞭,但是漢武帝竟然批準瞭。因為漢武帝從公孫弘的話裡,感覺到瞭郭解的巨大的影響力,他已經走向瞭頂層利益集團的對立面!
所以,郭解之死,不是死於法律,而是死於利益集團對他的絞殺,死於他的身份。
郭解早期橫行社會,有特殊的環境因素
那麼,郭解橫行天下幾十年,為何又能屢屢逃過制裁,進而建立瞭個人的威望呢?是不是說,郭解這樣的群體,有適應社會存在的理由呢?
首先,郭解屢屢作奸犯科,又屢屢逃脫制裁,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按照史書記載,郭解總是能在被逮捕歸案前逃脫,或者被抓捕後遇上大赦。估計跟郭解得到瞭部分利益鏈的關照,有人暗中相助有關。不過,像他這樣的巨奸,落入法網幾乎是必然歸宿,他的父親當初就是這麼走向法場的,運氣不可能總是光顧一個人。
郭解後期及時的改變,才是他沒有早早歸案的最主要原因。年輕時候血氣方剛,無法無天的事做多瞭,總會心有餘悸。後來的郭解,搖身一變,成瞭致力於“修德”的長者。雖然還會偶然幹點壞事,但肯定不會幹千夫所指,明目張膽的惡事,這個變化,讓他得以自我保護。
除瞭偶然因素,和自身的變化外,與社會環境有沒有關系呢?有。

我們知道,遊俠這個群體的出現不是偶然的,它是戰國末年的遺風。遊俠的形成其實西周分封制的產物,按照分封制,宗室後人的庶支們,政治待遇逐代降格,到瞭最末端,就形成瞭一群光有貴族空頭銜,卻沒有任何實際待遇的“士族”,遊俠就是士族的一個分支——武士。
這些遊俠為瞭生存需要,隻能憑自己的本領,依附於權貴階層。良好的傢族背景和個人出色的能力,讓士族階層在戰國末年蓬勃發展,也給遊俠的興起創造瞭良好的環境。
西漢初年遊俠的流行,就是秉承瞭戰國末年的遺風。客觀講,這個群體的存在,也不完全是負面的,他們也在特定時期,為國傢利益做出過貢獻。比如著名的遊俠劇孟,曾經在吳楚七國之亂期間,給瞭大將軍周亞夫很多幫助。
從當時的環境,明顯可以看出,作為尚未形成政治勢力的個體,遊俠這個群體,在當時魚龍混雜的環境下,還沒有達到被必然清除的地步。
這就是郭解早年能夠在江湖得以生存的原因。
從“遊俠”到“豪強”,郭解越過瞭紅線
郭解必死的理由,不僅僅在於他遊俠的身份,更在於他已經越界,從“遊俠”向“豪強”跨越。
豪強跟遊俠有本質區別。如果說遊俠是個體,豪強則是利益集團,有很強的經濟實力,可以參與政治角逐的利益集團。
西漢中期,隨著土地兼並的興起,權貴集團利用自身的優勢,大肆兼並土地,侵吞國傢利益,形成瞭強大的農莊經濟。這些新興的利益集團,又通過聯合方式,滲透到政治領域,形成瞭錯綜復雜的利益鏈,豪強集團形成瞭。
很顯然,豪強集團對帝國的政治生態產生瞭很大的威脅,為皇權所不容,是必然受到打壓的一個利益集團。

遊俠後來受到打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變成瞭豪強集團的幫兇,或者自己變成瞭豪強集團中的一員。
郭解就越過瞭這條紅線,他能讓權傾一時的大將軍衛青替他向漢武帝說情,他的侄子膽敢在皇宮門前殺人,這一切清晰無誤地表明,郭解的勢力范圍,已經不是他個人行為能達到的瞭,而是一個利益集團。
對致力於皇權獨裁的漢武帝來說,郭解這種豪強勢力,必除之而後快!即便漢武帝不殺他,豪強集團中其他派系,也必然將郭解列為危險分子。走到這一步,郭解其實已經到瞭懸崖邊緣。
郭解另一種活法的假想
按照題幹說法,假如漢武帝真的對郭解睜一眼閉一眼,任他逍遙,郭解會不會變成大怪獸呢?
有難度!其一就是前面所說,他還需要躲過其他利益集團的追殺。
郭解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劣勢:他雖然躋身於勢力集團,但是由於他的傢族,及其個人,並沒有官員身份,也就是說這時候的遊俠,不像戰國時期,郭解失去瞭士族身份的護佑。
這個劣勢決定瞭,郭解充其量隻是豪強勢力的邊緣人物,他還沒有資本跟其他豪強勢力平起平坐,很容易遭受被清除的命運。
其二,整體來說,當時的歷史環境,還不具備豪強集團唱主角的條件。
我們知道,豪強集團在歷史上扮演主角,得益於他們與士族集團的“聯姻”,形成瞭強大的士族豪強集團。這個變化是在新朝末年完成瞭,是在社會大變革,大動蕩環境下催生的,並且在擁立東漢新政權的過程,確立瞭牢不可破的政治地位。
在漢武帝時期,郭解無論有多牛,他都無法跨越歷史條件的束縛。靠個人能力把自己塑造成“教父”,那純粹是無厘頭的搞笑說法!
如果郭解想翻身,除瞭上述條件,隻要他能做到一點,或許有機會——努力把自己活到東漢開國!比如他的玄孫郭伋,雖然名氣遠遠沒有郭解大,但是遇上瞭好時候,在東漢做瞭高官,去世的時候,光武帝劉秀親自上門吊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