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名相宋璟公正賢明,為什麼迫害邊塞一小兵?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開元名相宋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在唐玄宗時期,一個被譽為公正賢明的著名宰相,面對一名邊軍小將,為何枉顧法制迫害他呢?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記下這樣一段軼事:突厥默啜可汗常年侵擾邊境,成為唐朝心腹大患。開元四年,這位可汗進攻“拔曳固”部族(又名拔野古,鐵勒九姓之一),開始進展順利,卻因為輕敵大意無備遭到拔曳固勇士頡質略反殺。
在這場戰鬥中,大唐使者郝靈荃一起參與瞭,拔曳固派頡質略拿著默啜的首級向大唐皇帝報功時,請郝靈荃一同前往。郝靈荃自以為有大功,應該得到高官重賞。宰相宋璟認為不應該鼓勵皇帝和邊將的好戰思想。於是故意將此事壓一年,最後隻把郝靈荃提升為郞將。郝靈荃非常失望,竟然悲傷過度而死。

這就是開元名相宋璟“不賞邊功防黷武”一事本末。
《資治通鑒》說:此事主角郝靈荃就是個小醜,斬殺默啜可汗跟他沒有半毛錢關系,他隻是恰逢其會陪著拔曳固使者進京獻首級,竟然自以為建立天大功勛,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看到結尾“慟哭而死”四字,都可以感覺到司馬光滿滿的幸災樂禍。
但是此事隻有《資治通鑒》一條孤證,兩唐書《宋璟傳》均不屑記錄,隻有《突厥傳》中提到“便與入蕃使郝靈荃傳默啜首至京師”。

《突厥傳》明確瞭郝靈荃“入蕃使”身份,但具體沒說他出使的是哪個“蕃”,但是按常理論不應該是突厥方面。默啜長期寇邊,和唐朝是敵對關系,不太可能在戰鬥中還把唐朝使者帶在身邊;另一方面,即使要派使者,郝靈荃的級別也太低瞭(大武軍子將大致相當於今營級軍官)。郝靈荃很可能是附近邊鎮派到拔曳固,聯絡共同打擊突厥的,所以他在斬殺默啜一事上應該起到瞭作用,不能說全無功勞。
郝靈荃是和那位斬殺默啜的首功勇士頡質略一起進京的,郝靈荃有功無功功大功小一問而知,大唐胡人甚多,找個翻譯不是難事,不可能隻聽郝靈荃的一面之詞,更不可能讓他貪天之功為己有。所以拔曳固反敗為勝很可能是郝靈荃推動的,甚至說郝直接參加瞭戰鬥。作為一個邊鎮小軍官,關鍵時刻他應該敢於為功名拼命。

退一步說,假定郝靈荃真是個招搖撞騙之徒,那他應該能接受郎將提升,蚊子再小也是肉,反正是空手套白狼不要白不要。一個不知人間羞恥為何物的傢夥,怎麼可能因為詐騙沒收到預期成果就“慟哭而死”?
再退一步說,郝靈荃有無功勞一查即知,賞罰很快就能決定。如果郝靈荃是冒功,崇尚法治的宋璟宰相早就按律治罪瞭,何必壓上一年再給予小小提升?可見宋大相爺也覺得郝靈荃是有功的。
郝靈荃功名心是很重,但他不避生死為國效命求富貴,是往正派方面努力。他不是幸進小人!
宋璟被人贊譽為“有腳陽春”。意思就是宋璟如一縷春風,趟到哪裡哪裡似春風煦物,倍感溫暖,以寬以待人而聞名於世。
說到底,就是文官集團見不得武夫成就大功,他們不能親冒矢石沖鋒陷陣,因此就竭力貶低戰功意義,甚至不惜拋棄自己堅持的法治。無怪乎後來唐玄宗評價宋璟“彼賣直以沽名耳”(《大唐新語·卷八》),也就是說為獲得美好聲譽故意表現得特別正直(其實另有小算盤),此言不虛哉!
本文作者:鱷魚不哭,“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