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代金子本身是沒有毒的 古人為什麼還要吞金子自殺

古代金子本身是沒有毒的 古人為什麼還要吞金子自殺

時間:2020-02-26 08:40: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人自殺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宋朝皇帝真宗趙恒在《勸學篇》中所寫的這一段千古名言,在漫長歲月裡激勵瞭無數人奮發讀書,也催發瞭很多人對於“黃金屋”的向往之情,讓黃金屋成為瞭很多古人的人生追求,這裡的黃金屋指的是用黃金鑄造的屋子,用來指代貴重的物事。

可見黃金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成為瞭貴重的代名詞,而且還因此誕生出瞭很多相關的俗語與成語,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之類的,金子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美好的象征,但是有時候卻也有可能化身為死亡的催命符,那就是當人們在“吞金自殺”的時候。

關於吞金自殺,眾多的史書與古典文學作品裡都有很多相關的記載。根據《明史》的記載,明憲宗成化十一年( 1475年)的時候,已經三十來歲的明憲宗朱見深,由於晝夜操勞於國事,鬢角已經有瞭白發,他照著鏡子極為感慨地說:“我已經老瞭,卻還沒有兒子……”

在朱見深身邊服侍的大太監張敏,在聽到瞭朱見深的感慨以後,馬上跪下來說:“皇商,您的兒子已經六歲瞭!”原來朱見深專寵年紀很大的萬貴妃,萬貴妃沒有兒子但是卻善妒,所以在得知其他妃嬪生下兒子後,她就會千方百計地將其殺害。

於是張敏等人就夥同其他的太監宮女以及妃嬪,將朱見深無意間寵幸的一個宮女紀氏懷有身孕的消息給瞞瞭下來,一直等孩子長到六歲才敢說出來,朱見深在得知事情原委以後大喜,馬上就跑去看自己的兒子瞭。

隻是張敏卻因此而大大地得罪瞭萬貴妃,他明知自己保不住性命,為瞭能夠死得體面一點,而不是莫名其妙地被萬貴妃派來的殺手給殺死,他選擇瞭吞金自殺,在經歷瞭整整一個月的腸壁穿孔的痛苦掙紮以後,張敏終於離開瞭人世,可見吞金自殺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另外在《紅樓夢》中,有一個叫做尤二姐的女性也是吞金自殺,而晚清時李鴻章手下一個叫做戴宗騫的軍官,在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以後也選擇瞭吞金自殺,並且自殺成功。隻是金子本身並無毒,為何這些古人卻總愛吞金自殺,而且還可以成功呢?

有史學傢表示,吞入後確實會死,這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的因素所引起,首先是純金沒有毒性,然而古代煉金技術不發達,金中往往含有其它的雜質,這些雜質是可能會含有毒性的;其次是因為古人吞的金往往為不規則物體,很容易就傷害到腸道,從而導致腸壁穿孔引發感染,也足以致死。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