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劉邦擁有巴蜀之地能統一天下 為什麼劉備和張獻忠卻不可以

劉邦擁有巴蜀之地能統一天下 為什麼劉備和張獻忠卻不可以

時間:2020-02-26 08:44:4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巴蜀之地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巴蜀之地,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將這裡當作瞭秦國的糧倉,由於此地自然環境優越,土地肥沃,又遠離戰火,因此有著天府之國的稱呼。很多朝代就是因為得到瞭巴蜀之地,才逆襲成功的統治天下。比如三國時期的魏國,宋太祖趙匡胤,戰國時期的秦國等,都是擁有瞭巴蜀之地,才實現瞭全國統一。

但是也有一些政權擁有瞭巴蜀之地,也未能實現統一天下的宏願的。比如像三國時期的劉備,亦或者明末時期的張獻忠,他們為什麼無法從巴蜀之地逆襲統一天下呢?

除瞭最基本的軍事條件(武器裝備、士兵數量、人才等)以外,其實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縱觀得到巴蜀之地,統一天下的政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首先他們是先擁有中原,然後才擁有巴蜀之地,最終才實現統一天下的計劃。比如像戰國時期的秦國,並非是先擁有瞭巴蜀,而是先占據瞭關中之地,作為基礎。隨後又占領瞭巴蜀之地。

其實在秦國以後,南北的經濟狀況是不平衡的,天下各諸侯“逐鹿中原”,中原連年戰爭,最後呢,有大批北方的人遷徙到瞭南方,慢慢的,南方的經濟才有所提高。即便到瞭東漢末年,南方的經濟和人口都不如北方的。為什麼各路諸侯一定要先取得中原?因為中原地區是政治中心,大部分人才都匯聚在那裡。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三國時期的曹魏之所以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就是因為曹魏的人才眾多,因為那裡是政治中心。但是光有政治中心還不夠,需要有經濟的支持。當時北方的商業的確要比巴蜀之地發達。

但是戰爭年代,最關鍵的還是農業的發展。百姓以此為生,所以呀,能統治天下的政權,基本上都是先擁有中原的政治資源支持,後有巴蜀之地的糧草供應,最終才能統治天下。劉邦也是如此,若不是先控制瞭關中之地,再配合巴蜀,很難和項羽一決高下。

張獻忠與劉備等人盤踞巴蜀之地,劉備的政權之所以無法逆襲,最關鍵的原因,一方面蜀漢人才凋零,另一方面糧草問題,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其實蜀漢已經發生瞭一些變化。劉備入川攻打劉璋,戰爭持續瞭幾年時間,對蜀地的破壞是相當大的。隨後劉備得到益州以後,又和曹操在漢中相持瞭一年多時間,這期間所有的糧草都是從蜀地得來的。漢中之戰,曹操被迫撤退,但是撤退的時候帶走瞭漢中的所有百姓,留給劉備的是一座空城。

緊接著劉備又發動瞭夷陵之戰,窮兵黷武之下,嚴重消耗瞭國力。所以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國內的糧草壓力是非常大的。並且在蜀漢覆滅的時候,益州總人口接近100萬。但是光軍隊就有十幾萬。可以說七八個人就需要養活一個士兵,蜀漢已經不堪負重。

而張獻忠盤踞川地,最後沒有逆襲,主要原因沒有人跟他打配合,當時清軍入關以後,北方的李自成已經被消滅瞭,而且實力上面張獻忠的農民軍隊也不如受過專業訓練的八旗軍。軍事實力不如對方,所以才會輸。劉備是政治資源,不如曹魏才會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