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故宮坤寧官傳聞之謎 為何康熙之後的皇後都不願意住進去

揭秘故宮坤寧官傳聞之謎 為何康熙之後的皇後都不願意住進去

時間:2020-02-27 10:37:5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對康熙之後的坤寧官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坊間有傳說清朝皇後不居坤寧宮是為瞭避亡者的晦氣,如崇禎皇帝的周皇後即在此自縊身亡。其實,清朝入關之後,已經有三位皇後曾居於坤寧宮,孝惠章皇後(科爾沁親王吳克善孫女,順治外甥女,順治的第二任皇後)、孝誠仁皇後(索額圖侄女,康熙的第一任皇後)、孝昭仁皇後(遏必隆之女,康熙的第二任皇後)。康熙的前兩位皇後不但住在坤寧宮,也死在瞭坤寧宮,史書上說“薨”,另外有一位隻當瞭不到半天的孝懿仁皇後,之前做皇貴妃時住在承乾宮,因為封後前已經纏綿病痛許久,恐怕也很難移宮瞭,所以隻能說住過坤寧宮的可能性很小。

皇後真正不居坤寧宮,其實是從雍正朝開始,雍正自己由乾清宮遷養心殿,孝敬憲皇後烏拉那拉氏,也就是《甄嬛傳》裡的那位皇後,當然命運和電視劇裡演的是不一樣的,居於養心殿後寢宮東耳房體順堂,明代稱隆禧館,雍正修葺後未命名,咸豐始名綏履殿,光緒初年才改名體順堂,還有慈禧太後寫的匾額。雍正之後的皇後們幹脆在東西六宮定住處,這個“中宮娘娘”的名頭略有些名不副實。如乾隆的原配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就住長春宮,二配皇後烏拉那拉氏,雖然後位沒有被廢,但是以皇貴妃之禮安葬,也就沒有皇後的謚號,這位也是《還珠格格》裡面那位皇後的原型,生前住養心殿旁的體順堂,註意哦,不是電視劇裡的坤寧宮。

此後,嘉慶的孝淑睿皇後住毓慶宮,道光的孝全成皇後、咸豐的孝貞顯皇後(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慈安”,東太後)都住鐘粹宮,就更不在坤寧宮居住瞭。不過請註意,嚴格來說,清朝皇後禮法規定的中宮位置,還是在坤寧宮,所以,皇帝與皇後大婚時的洞房還必須設在坤寧宮,夫妻共居三日之後,才遷居寢殿生活,這個地方是在坤寧宮東首間和東次間,即所謂東暖閣。這一點,和明朝又有很大不同,明朝皇帝的大婚洞房是在皇帝的寢宮,即乾清宮。不過由於清朝皇帝多為成年後登基,因此,有清一代,真拿坤寧宮當過洞房的,也隻有康熙、同治、光緒三位皇帝。

另一位少年天子順治,即位十三年間都住在位育宮(即今故宮保和殿),他的兩次大婚都沒能在坤寧宮舉行,直到順治十三年坤寧宮修葺完畢,他的第二任皇後博爾濟吉特氏,才得以搬入坤寧宮。而順治皇帝本人,在順治十二年之後就長居南苑行宮,就離得更遠瞭。為什麼康熙之後,清朝的皇後不再按照之前的舊制居於坤寧宮?原因恐怕並非其中“死過人”這麼簡單,而是清代政治特色導致的結果。

康熙皇帝的孝昭仁皇後去世後,坤寧宮已經空置瞭30多年,而這位老皇帝不但在孝懿仁皇後(那位半天皇後)去世後不再立後,自康熙二十三年,改建暢春園之後,更大部分時間駐蹕於此園,晚年更是隻有重大典禮儀式才回紫禁城,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皇帝駕崩於暢春園清溪書屋。

此後,雍正皇帝再未在暢春園住宿,將其改為祭祀、追思亡父的場所,而自己新建瞭圓明園,並逐步擴建,成為日常起居辦公之處,自此形成瞭清朝獨特的“宮苑體制”。

據圓明園專傢張恩蔭統計,從1707年到1860年,圓明園存在瞭153年,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每年的園居時間遠遠超過瞭紫禁城的“宮居”時間。其中雍正、道光、咸豐每年園居200天以上,道光皇帝園居時間最短的一次是201天,最長一次達354天。

乾隆每年的園居時間大致四個多月,比他宮居的110多天略長,其餘時間,這位皇帝或北上避暑或下江南。每年園居時間最短的皇帝是嘉慶,與其父乾隆大致相仿。在此背景下,後宮自然追隨皇帝活動,乾隆的原配孝賢純皇後富察氏甚至死在瞭隨同南巡的路上,因此,除瞭“大婚”這種濃重禮儀味道的活動不得不依照“祖制”在坤寧宮舉行,其餘時間皇後的起居完全沒有必要被限制在逼仄的坤寧宮東暖閣內,更何況隔壁就是五味齊全的屠宰場。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