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宋朝為何重文輕武?在歷史上有什麼影響?
時間:2020-02-27 10:39:5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宋太祖趙匡胤原是後周皇帝郭威手下的一員大將,後周六年,周世宗柴榮北征得病返回京師,不久駕崩,逝世前任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統帥禁軍。次年(960)年,趙匡胤在陳橋驛(今河南封丘)發動兵變,他的部下擁立他當皇帝,隨即回師奪取後周政權,改國號為宋,定都開封,史稱北宋。

宋朝建立後,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因為宋太祖趙匡胤心裡太明白自己的皇位是怎樣來的,他也經歷瞭五代十國後期戰亂,深知唐末以來武將專權的積弊和武將擁兵自重的危險。為防止唐末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弊端重現,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軍政大權。宋朝第二個皇帝宋太宗繼位後繼續采取抑制武將、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統兵的格局逐漸形成。

宋朝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武將受到多方面的牽制,經常調換將領,定期換防,割斷將領與士兵和地方的聯系,使兵不識將、將不專兵,但同時也使軍隊的戰鬥力大大降低瞭。宋朝註重發展文教事業,改革和發展瞭科舉制。重文輕武的政策扭轉瞭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瞭武將專橫跋扈和兵變政移的發生,有利於政權的穩定和社會的安定。在全國營造瞭濃厚的讀書風氣,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素養的提高,造就瞭宋朝科技發達、文化昌盛、人才輩出的文治局面。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