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垣:十二傢世襲鐵帽子王之一,咸豐的托孤大臣
在歷史長河中,載垣這個人可以說是很出名瞭,那麼大傢知道他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因為咸豐皇帝死在熱河,所以他臨終前安排瞭8位顧命大臣,把自己的兒子載淳托付給他們,讓他們輔佐新帝好好治理國傢。而這8位顧命大臣為首的一位叫載垣,他的身份很尊貴,是清朝的十二位鐵帽子王之一,當時他的封號是怡親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載垣這位鐵帽子王的故事,他的這個鐵帽子王其實也挺悲催的,貴為咸豐皇帝的托孤大臣卻淪為瞭慈禧的踏腳石,最終被一條白綾逼得自盡而亡,可悲可嘆。
咸豐死後,載淳繼位,也就是同治皇帝,因為年紀幼小,所以朝中主要權力其實是分散在八個大臣手裡的。等待幼帝長大,這權力自然是要回到他手上的。
慈禧當時作為同治帝的生母,本來以為自己會成為整個國傢最有話語權的女人,誰知咸豐帝竟做瞭這樣周全的安排。為瞭奪權,她悄悄找上和她有同樣野心的恭親王奕䜣,二人強強聯手,趁著咸豐帝剛剛駕崩,大局未定的情況下主導瞭一出政變,歷史上稱為“祺祥政變”。
載垣便是“祺祥政變”的犧牲品,因為慈禧深知隻有讓八大臣徹底土崩瓦解自己的陰謀才能實現,不過慈禧第一個下手的卻不是載垣,而是肅順。因此肅順是咸豐帝過去非常信任的人,而且肅順早就對慈禧有所提防,曾在咸豐帝臨終前還有意識時提醒咸豐帝應將皇儲生母提前處死,避免其生母越俎代庖,但咸豐帝心慈手軟,沒有答應,還讓其他人知道瞭肅順的這個提議,使得肅順成為瞭慈禧心中的頭號仇人。

慈禧收拾完肅順後就輪到載垣瞭。慈禧沒有給載垣任何的機會,哪怕他是皇室宗親,哪怕他有世襲的“鐵帽子王”爵位,慈禧還是賜給他瞭一條白綾,胳膊擰不過大腿,最後載垣還是被逼無奈上吊死瞭。與其說他是自盡,不如說是慈禧直接殺他更為準確些。而作為八大臣之首的載垣就這樣淪為瞭慈禧的踏腳石,自此之後,慈禧徹底掌握瞭清朝最核心的權力。
作為一個忠勇之後,載垣最後卻得到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命運對他著實是不公瞭些,要怪就隻能怪他生錯瞭時代,碰到瞭慈禧這樣的權力狂熱愛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載垣的鐵帽子王身份是世襲來的,那麼他的“怡親王”這一支最初的鐵帽子王是誰呢?最初的“怡親王”也是位知名的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朝九子奪嫡事件中,胤祥始終站在四哥胤禛這一邊,鼎力支持四哥胤禛繼承皇位。

後來胤禛果然繼位,成為雍正皇帝,雍正登基後給予瞭胤禛如一母同胞兄弟般的慰藉。雍正時期,胤祥非常受重用,甚至還享有許多殊榮,其後代也頗得皇帝照顧,而且雍正為瞭褒獎胤祥,特意把他封為瞭鐵帽子王,世襲罔替。要知道胤祥是清朝中期江山穩定後被封的第一位鐵帽子王,光這份殊榮就夠他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