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的功績不及尉遲恭,李世民為何還如此厚待他?
大傢好,這裡是小編,今天給大傢說說侯君集的故事,歡迎關註哦。
在唐太宗成為皇帝後一個多月,這種勝利者之間的利益分配,就被公佈瞭出來。勝利當然是很多人一起協作的結果,可是排定的最大功臣裡面,小編感覺,出現瞭一個感覺不太和諧的存在。那就是翻遍史書,也找不到亮點的侯君集。
唐太宗公佈的名單中,侯君集是一等功臣。與侯君集並列的還有四個人,都是名聲顯赫的存在,也都是唐太宗的絕對親信。比如說作為智謀存在的長孫無忌,還有以後大唐著名的文臣,房玄齡、杜如晦,武將中是猛將尉遲敬德。他們這些人都是很早就跟隨李世民,並且有瞭很大名氣。尤其是在玄武門事件,計劃必然是三個謀士策劃的結果。
而尉遲敬德在執行中,也起瞭很關鍵的作用。不管大小的戰鬥,都是有危險存在的,尉遲敬德在玄武門射死瞭李元吉,並且救下瞭李世民。再後來太子黨人反撲的時候,又是尉遲敬德,高舉李建成頭顱,讓人群失去戰鬥的士氣,在這次事件中發揮的作用,所有人都看得見。

相比較之下,對侯君集卻沒有什麼記載。如果說以前的時候,侯君集立下瞭什麼大功,那也不能服眾。他在打仗方面,比不上李績,在帶兵能力上,李靖是他的老師。單說戰鬥力,跟尉遲敬德不是一個檔次,秦瓊和程知節也是他無法比肩的存在。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各方面都不怎麼樣的人,竟然被列為一等。另外在以後,唐太宗也表現出瞭對他明顯的偏向。後期,在侯君集作為首腦人物並參與瞭李承乾奪位事件的情況下,唐太宗還曾經想要為他辯解。那麼,功績平平的侯君集,是怎麼被唐太宗,這麼看重的?
雖然沒有詳細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做一個側面的推論。相比於大傢已經看到的,幾位大臣的貢獻,再加上唐太宗的睿智,侯君集應該是做瞭一件,對他來說跟玄武門事變差不多重要的事情。玄武門事件的作用是,解決瞭來自太子李建成的威脅,李世民沒有瞭權力繼承方面的競爭對手。唐太宗接手權力,隻有解決掉直接競爭對手的兄弟,就足夠瞭嗎?還是差瞭一點的,那就是權力的現有掌控者,並沒有到非交接權力不可的時候。李淵如果不交出皇帝的位置,那麼這次的行動就不算成功,誰也不能保證,他會不會對李世民動手。
可是我們看到的結局是,李淵做瞭太上皇,唐太宗上位成功瞭。那麼李淵交出皇位,一定是有人在裡面發揮瞭作用,是他逼迫李淵做出瞭退位的選擇。李世民自己都隻是剪除競爭者,而這個人卻是幫著將事情做瞭最終的瞭結,功勞之大,就不會低於房玄齡尉遲敬德等任何一個人。

因此小編認為,侯君集就是那個逼迫瞭李淵的人,是他的舉動,讓李世民的權力交接之路最終實現。當然因為這個事情,說起來對李淵和李世民都不是一個光彩的經歷,史書上也不方便記載,這或許也是侯君集表面沒有什麼大功,卻被列為一等功臣的秘密。
玄武門之變的結局,是李世民奪得瞭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