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裡有路燈嗎?為什麼明清時期宮內不讓點路燈?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為什麼明清時期宮內不讓點路燈?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據《清稗類鈔》記載:
明代禁城有路燈,魏忠賢專權後,盡廢之,蓋便夤夜出入也。至國朝遂不改,禁門以內,除朝房及各門外,絕無燈,戊夜趨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審視不辨。惟親王有燈引至隆宗、景運二門,軍機大臣以角燈入內右門。

這段話的白話意思:
明代禁城裡是有路燈的,魏忠賢專權以後,全部廢除路燈,因為便於深夜出入方便。
到瞭本朝仍然沒有改變,禁門以內,除瞭上朝的房子及各個門口外,全部沒有燈,戊夜上朝,都是在黑暗中行走而入,相遇時如果不仔細看就不能分辯是誰。
隻有親王級別的才有燈引進到隆宗、景運二個門口,軍機大臣由角燈引入內右門。
老倪讀罷合卷,想想不可思議,從明熹宗開始,皇宮就不讓點路燈,這皇帝出門還好說,大燈小燈照著,但是那些小宮女小太監的要摸黑去取個什麼物件,豈不是大大的不方便,古書記載皇宮裡常有淹死的宮女太監什麼的,恐怕就是天黑看不見,掉河裡淹死的。不知道魏忠賢當年為什麼要廢除路燈。
清朝沿襲瞭明朝宮廷管制,皇宮也不點路燈,徐珂沒有說明原因,猜測最大的理由莫過於防火,想想也是,北京風大,防火總比照明更為重要。
由於皇帝不點路燈,這就為大臣上早朝帶來不方便。古人稱上朝為點卯,說的就是早朝時間朝會定在卯時點名。卯時朝廷開會,戊夜就得趕去,那個時辰天正是漆黑的時刻,能熬到有資格上朝開會的官員大都是上瞭年紀的。從傢裡到禁城這一段路還好說,傢仆可以打個燈籠,到也方便。但是到瞭皇宮門口再進去就不好辦瞭,不讓點燈,皇宮也不熟悉,一不小心摸錯門,或者摸進哪個妃可嬪的內室,就是掉腦袋的事。
大清慣例,隻有親王才有資格點燈引路,因而每天早朝紫禁城門口形成一個奇特現象,早到的臣工,並不忙著進宮,而是在門口候著,一遇上哪個親王到瞭,就一個跟一個簇擁著親王沾光進宮。
”沾光“一詞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也別羨慕古代官員八面威風,想想人傢上朝的那份狼狽,個中那個份辛楚又有誰知道呢?(文/大河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