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乾隆的一生過得很順遂,死後卻陵墓被盜屍骨難以保全!

乾隆的一生過得很順遂,死後卻陵墓被盜屍骨難以保全!

時間:2020-02-29 08:09: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乾隆的生前生後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乾隆皇帝他25歲登基,在位60年,因為不想超過祖父康熙皇帝的在位時間而選擇退位當瞭太上皇,之後又繼續執掌國傢三年,所以乾隆時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實際執掌國傢權力時間最長的人。

乾隆一生過得很順遂,無論是國傢還是後宮都沒有讓他煩心的事情,這也養成瞭他好大喜功的性格。他在位幾十年,什麼都想做成古往今來的第一位,所以在晚年的時候,乾隆皇帝自稱“十全老人”,用來誇耀自己的文治武功。

在古代講究“視死如生”,很多皇帝在繼位初期就會派大量人手和經費去建造自己的陵墓,一幹就是幾十年。乾隆自然也不例外,他希望自己的陵墓也能是最好的。

當時國傢經濟發展繁榮,錢財和人力都不成問題,但是沒想到,陵墓中最重要的金絲楠木,卻出瞭事情:沒有好的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雲貴地區,木材會有香氣,結構細密、不易變形,是歷代帝王建造宮殿和陵墓的首選。由於生長不易,作為大殿頂梁柱的金絲楠木都是要生長數百年的。到瞭清朝,生長成材的金絲楠木已經被砍伐殆盡,有人有錢架不住沒有東西,這可怎麼辦呢?

乾隆為瞭修建自己陵墓,竟然幹起瞭盜墓這種有損陰德的勾當。他下旨整修明陵,表面上是修整,其實就是用普通木材替換明朝帝陵大殿的金絲楠木,然後將替換下來的金絲楠木運到乾隆自己的裕陵修建大殿。

本來乾隆看上的是明成祖朱棣長陵的金絲楠木,後來經過周圍人的勸阻,乾隆不得已放棄瞭長陵,而是選擇瞭沒有什麼帝王功績的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

乾隆去世後,風光大葬,陪葬瞭無數奇珍異寶。但是沒想到的是在129年後,他的陵墓也被人挖掘瞭。

1928年7月,軍閥孫殿英為瞭籌措軍資,堂而皇之地挖掘瞭乾隆的裕陵。和那些專業盜墓的不一樣,這些當兵的根本不管什麼規矩,直接就是用鐵錘砸,碰到難砸的地方就幹脆火藥開路,毀壞瞭陵墓的結構。

不僅如此,這幫人將乾隆的地宮炸開,直接撬開瞭棺槨,因為棺槨裡面都是最珍貴的寶物。他們為瞭拿到這些財寶,把礙事的乾隆遺骨扔出瞭棺材,那些遺骨就被扔在泥水裡,被來來往往的士兵隨意踢踩。

已經退位的末帝溥儀聽到孫殿英盜取乾隆、慈禧陵墓的事情痛哭流涕,立刻派清朝的遺老們一起前往清東陵收斂骸骨。

根據《東陵盜案匯編》中的記載,遺老們到瞭清東陵,僅在地宮的外面,就撿到瞭一塊肋骨、兩塊腳骨和一塊膝骨,這些屍骨應該都是乾隆和他的後妃的遺骨。

而到瞭地宮裡面,屍骨扔得遍地都是,很多在泥水裡面泡得發黑,可以說是一片狼藉。收斂之後,乾隆皇帝的手指和腳趾骨根本沒辦法尋找,而他的後妃的屍骨更是“均已十不存五六”。

但是最重要的,遺老們找瞭半天找不到乾隆的頭骨,而頭骨是遺體裡面最重要的部分。最後,他們在地宮裡第四道被炸毀的東側石門下,發現瞭一個頭骨,根據研究分析,應該就是乾隆的腦袋。

據說這個頭骨,眼部隻剩瞭兩個眼眶,當人們拿著燈上前仔細看,好像有白光從眼眶裡射出來。

在清朝十三帝中,隻有乾隆在身後遭到瞭如此悲慘的命運,所以很多人認為他落得屍骨不全的下場,和他拆毀永陵有關。因為永陵也是帝王之墓,乾隆因為拆陵損瞭陰德所以遭到瞭報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