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隋朝那麼的強大 為什麼會如此之快就滅亡瞭

隋朝那麼的強大 為什麼會如此之快就滅亡瞭

時間:2020-02-29 09:35: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對隋朝滅亡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對歷史感興趣的人想必會對古代的隋朝十分感興趣,隋朝,這個在歷史上經歷瞭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之後最終走向瞭大一統的王朝。隋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僅隻有37年。在這37年期間,人民的生活有瞭質的改變,隋朝進行的多次改革,甚至對後世也有很大的影響。

隋朝的成立意味著晉以後的中國的混亂局面的結束,南北朝的混戰的結束,就被壓迫的漢人重新入主中原,為漢族的發展和文化傳承做出瞭很大的貢獻。開通瞭大運河,使得南北的交通變得更加方便,還興建瞭長城洛陽兩大古都,但是這麼強盛的朝代,怎麼會那麼快的衰敗滅亡呢?

隋朝國力之強,與漢唐大帝國相比,可謂不遑多讓。能夠發動113萬大軍。隋朝人口達4600餘萬,也達到瞭相當高的高度。開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義倉”(又叫“社倉”),理論上這是一種由國傢出面組織,百姓自願交糧以便賑災自助的民間糧食儲備。

國內儲積也十分封厚。隋朝在各大都會的附近設置瞭許多國有糧倉,位於洛陽以東洛河入黃河河口處的洛口倉,共有糧窖3000個,每窖存糧8000石,合計存糧達24000000石,約合25.44億斤。隋朝滅亡後,經過歷次義軍與百姓的洗劫,據唐朝人估算,仍能持續供應五六十年。隋朝的富裕有個特點,用一個詞概括,就是暴富。為什麼這麼說呢?漢朝從開國到極盛,歷經漢高帝、呂後、文帝、景帝六七十年,才積累起巨大的財富。

到開皇十年,即公元595年正月,隋文帝以“義倉”設在民間糧食損耗太多為由,下令所有“義倉”納入所在州政府管理,啟動“義倉”的國有化進程。“義倉”由民間自救儲備,轉變為國傢糧食儲備。隋朝是大定元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帝位於楊堅,而北周靜帝是楊堅的外孫。因此楊堅的皇位是從自己的外孫那奪來的,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皇位在人看來也是名不正言不順的。甚至後來楊堅還派人殺瞭北周靜帝一傢。楊堅的這一做法讓好多心懷故國的人心懷不滿,這也成為之後亡國的導火索。

楊堅當初治國的時候,采用的是大肆打壓豪門實力,從而來達到鞏固自己皇權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並沒有使得他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使得關中的豪強強烈反抗,甚至引發瞭統治危機。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更是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在瞭爭戰上面,雖然打敗瞭西域,突厥,但是本身也耗費瞭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別是高句驪,為瞭對抗高句驪隋唐耗費瞭大量的人力物力,最後造成民不聊生。

總之,楊堅楊廣父子兩人致力打破關中地主階層的政治壟斷,所采取的種種行為過於極端,操之過急,加上不體恤民力,終於導致隋朝滅亡。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