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項羽的《垓下歌》 震古鑠今,項羽逃至烏江時為何要自刎?

項羽的《垓下歌》 震古鑠今,項羽逃至烏江時為何要自刎?

時間:2020-03-02 17:24: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項羽逃至烏江時為何要自刎?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公元前202年的冬日,末路英雄項羽僅率八百騎殺出重圍,逃至烏江邊,身邊僅剩二十八勇士。仰天長嘆!空有滿腔豪氣,又能如何,留下瞭千古名句《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遂與愛人拔劍自刎,留下瞭傳唱千年,真男人,真性情的那種遺憾,那種壯烈的淒美……

西楚霸王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項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傢。項羽勇武過人,天賦異稟,力能扛鼎。歷史公認的第一勇士,歷史上唯一一位親自斬殺過千人的武將,更是有步斬百人的光輝戰績。人類歷史上最強武者。

項羽是真男人,真性情的那種,軍事才能無出其右者,巨鹿之戰,破釜沉舟,以區區數萬將士,大破秦將章邯40萬秦軍主力,一戰定坤坤。但年青的項羽政治上卻是一塌糊塗,極度不成熟,他心中的正道是寧折不彎,堅毅剛正的,所以他才會和厚黑的范增最後分道揚鑣,所以他才會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所以他才會相信瞭劉邦與他平分天下的決定,使唾手可得的江山易主。

垓下之戰,項羽輕信,劉邦背盟,遂垓下被圍,四面楚歌,楚軍軍心瓦解渙散。項羽帶八百勇士突圍,浴血沖殺,仍斬殺數千漢軍,項羽身邊僅剩二十八騎逃至烏江邊。

他本有機會可逃,烏江亭長駕舟來救,勸他先回江東,以圖東山再起,可被項王拒絕。

項羽是那種內心敏感的人,士可殺不可辱的那種,殺也得是自殺,以謝天下。這才是一個勇士、貴族不願過江的根本原因。

《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當初隨他一起起兵的八千江東才俊,早已損失殆盡,血染沙場,如今愴惶兵敗,他有何顏面再見江東父老。胸中的愧悔難消,縱有萬丈豪情也無力逆天。

悲劇英雄項羽和紅顏知己一起,自刎烏江,如璀璨之流星劃過天際,在生命的而立之年殞落。如綻放的曇花,在最美的瞬間凋落……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