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到底犯瞭什麼錯事 為何雍正登基之後就抄傢瞭
雍正為什麼要抄曹雪芹的傢?下面小編為大傢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曹雪芹的父親因虧空巨大獲罪入獄,曹傢慌忙變買傢產以期償還,卻被彈劾意圖轉移財產,雍正震怒,第二年正月下令徹底查抄曹府,全傢譴返北京,從此江南首富的江寧織造曹傢一敗塗地,日漸衰微。
為什麼屢受皇恩、赫赫揚揚的曹傢在新皇上任不久就落得獲罪抄傢的結果?原因不外乎以下三點。

一、極盡榮寵,樹大招風
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傢,祖上原為漢人,戰敗被俘編入旗籍成瞭皇傢包衣,也就是皇傢的奴才,這個奴才和一般的奴才可不太一樣,比一般的皇親國戚還要尊貴些。
曹傢曾祖母孫氏是康熙的奶媽,兒子曹寅是康熙的奶兄弟兼發小,做為康熙伴讀一同入禦書房學習,康熙還為曹雪芹姑姑賜婚平郡王納爾蘇,賜姓曹佳氏,幼年喪母的康熙把奶媽當親娘一樣看待,對待曹傢上上下下如同傢裡親人一樣,一時恩寵無以復加。
一個原為漢人的包衣奴舉傢上下,得到皇帝這樣的特殊關照難免會招人嫉妒,康熙在位時就有朝臣彈劾曹寅江南織選虧空甚大,康熙不忍苛責,還為曹傢打馬虎眼,說曹傢的銀子我知道花在哪裡瞭,你們就不要操心瞭。
有瞭皇帝這層保護傘,曹傢在朝中地位堅如磐石,任誰也撼動不瞭。可惜花無百日好,新皇登位,沒瞭先帝的照拂,又有朝臣虎視眈眈,自然是危機重重。

二、懲治貪腐,首當其沖
康熙禦下寬松,晚年官場一片腐敗,雍正上臺,國庫空虛,況且西北用兵,數省天災,急需銀兩以備軍用和賑災。
雍正大刀闊斧整肅吏治,懲治貪腐,抄檢貪官污史傢財解決急需,許多皇親國戚都被查抄追討,做為江南首富的江寧織造曹傢也在劫難逃。
再者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曹傢為行宮,接駕事體繁復,花費銀兩象流水一樣,紅樓夢中脂硯齋評說是“借省親事寫南巡”,借賈璉奶媽趙嬤嬤之口有生動的描寫:
“噯喲喲,好勢派,獨他傢接駕四次,別講銀子成瞭土泥,憑是世上所有的,沒有不是堆山積海的,‘罪過可惜’四個字竟顧不得瞭。”“也不過是拿著皇帝傢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罷瞭,誰傢有那些錢買這個虛熱鬧去?”
康熙心知肚明,對於曹傢的虧空極力遮掩,又不好明說,隻能讓曹傢背這個鍋。而素以冷面鐵腕著稱的雍正可不管這些,正要拿人做法立威,雖有康熙臨終囑托要關照曹傢,也顧不得許多瞭。
江寧織造這個肥差曹傢三世四人壟斷,幾乎成瞭曹傢世襲職務,再加上多次接駕造成的巨額虧空無力償還填補,使其成為懲治貪腐首當其沖的不二人選。

三、站錯隊伍,秋後算賬
更為不幸的是,曹傢在康熙晚年皇位爭奪的政治鬥爭中,和廢太子胤礽以及八王爺胤禩過從甚密,壓錯瞭寶,站錯瞭隊,以至最終失去瞭政治依靠。
這也難怪,誰也想不到自稱“天下第一閑人”,不顯山露水、清心寡欲的四爺胤禛能脫穎而出,成為最後的黑馬。
從九王奪嫡殺出重圍的雍正,登上大寶後逐漸顯露出其冷血無情的一面,一眾兄弟紛紛革爵圈禁,以至有圈禁致瘋、致死的。
雍正年間特有的密折中,就有隋赫德向皇上密報曹傢是八爺黨的鐵證:"江寧織造衙門左側萬壽庵內,有藏貯鍍金獅子一對,系塞思黑與1716年遣護衛常德到江寧鑄就。"
廢太子和八王已是敗下陣來,徹底垮臺,依附於他們的曹傢自然沒有好果子吃,由此受到打擊報復那是在所難免的事。
好在雍正隻是抄傢充公,沒有一棍子打死,還保留瞭曹傢北京的住宅和奴仆,使得他們擁有瞭基本的生活保障。

查抄曹傢的時候,曹雪芹正是十四歲的青春少年,由鮮花著錦的繁華盛景,落入凋零衰敗的落寞之境,使他深刻體驗到瞭大傢族盛極而衰的悲涼和無奈,寫下瞭中國文學史上古代長篇小說的巔峰之作《紅樓夢》。
從社會層面來看,雍正皇帝整頓吏治、懲治貪腐無疑是政治上一項正確的舉措,國庫逐漸充盈,社會走上穩定,為此後持續瞭六十年的乾隆盛世打下瞭堅實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