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皇城司”是什麼機構?為什麼“皇城司”不出名?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宋朝的“皇城司”是什麼機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國古代封建王朝每朝每代都有一些特殊的機構部門,比如唐朝的梅花內衛、宋朝的皇城司、明朝的錦衣衛以及後來的東西二廠、清朝的粘桿處等。人們對梅花內衛和錦衣衛、東西二廠、粘桿處無論從電視劇還是電影上都瞭解甚多,而對宋朝的皇城司卻知之甚少,今天就來說說宋朝隱藏在迷霧中的皇城司。
皇城司起源於五代十國的武德司,皇城司大約三五千人,均由宋朝最精銳的禁軍充當,下轄探事司及冰井務。
皇城司權柄極大,一掌宮禁宿衛,《宋史職官志》記載“宮城出入之禁令,凡周廬宿衛之事,宮門啟閉之節皆隸焉”。一掌刺探監察,《儒林公議》記載 “太祖嘗密遣人於軍中伺察外事”。由於宋太祖怕唐朝藩鎮割據的歷史重新上演,重文輕武,而皇城司最重要的任務和監視刺探的對象就是手握軍權的將領,預防陰謀擾亂。皇城司不受三衙轄制,直接向皇帝負責,是直屬皇帝的機構。
皇城司身為皇帝的直屬近臣、心腹爪牙待遇也堪稱優厚。皇城司身為特務監察機構必然會走到朝中大臣的對立面。皇城司的成員依仗皇帝撐腰也多放任自為,漠視法律,紀律廢弛,所以宋朝期間皇城司素遭詬病,經常遭到大臣的彈劾,而這種彈劾多半起不到什麼作用。
宋朝的皇城司身為宋朝最大的特權特務部門,站在大臣和民眾的對立面可以說是它應盡的義務,官吏百姓事無巨細,都向皇帝稟報,造成瞭人心惶惶,不敢私語的局面。有個例子,公元1084年,宋神宗大宴群臣時,一時失手把杯中之酒不小心灑在瞭身上,就因為這件事,當時京師中流行《側金盞》的歌,皇城司認為此歌不吉,見到、聽到唱這首歌的人就抓進大牢,導致此歌失傳。
皇城司在史書中留下的材料甚少,大多隻是寥寥幾句。皇城司沒有唐朝的梅花內衛和明朝的錦衣衛兇狠,這是因為宋朝的風氣決定的,尤其是文人,在“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的祖訓下,即使是特務機構也顯得比其他朝代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