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崇禎本來有兩次救國的機會 最後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

崇禎本來有兩次救國的機會 最後為什麼會成為亡國之君

時間:2020-03-03 10:24: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崇禎救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崇禎皇帝作為明朝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必然是飽受罵名,但崇禎皇帝之前的三個皇帝更是讓人哭笑不得,簡直是奇葩中的奇葩:神宗皇帝三十年不上班,有些大臣從初入朝堂到告老還鄉都沒有見過皇帝一面,這官當得忒不值瞭,連皇帝面都沒見過;光宗是一個花癡,坐上皇位不到一個月,就在床上翻瞭陰溝,直接犧牲在床上;熹宗如果放在現在,肯定是一個能工巧匠,但好好地皇帝不做,非得玩木工和瓦工,自己的皇帝任務全交給瞭魏忠賢打理。

崇禎皇帝沒有學那幾位前輩,他一反常態,是一個勤政廉潔的好領導好皇帝,他一共在位十七年,沒有請過一次病假,他嚴於律己,十分關心朝政,為瞭減少不必要的財政支出,甚至讓自己的老婆做飯織佈。如此勤勉的皇帝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亡國之君呢?其實這也不必怪他,隻能算是大明王朝在他爺爺和他哥哥手裡被折騰的不行瞭,積重難返。三百多年前,崇禎皇帝在距離紫禁城不遠的煤山上上吊自盡,盡管自己離開這世界,但他依然心系百姓,在他的遺書裡面,他要求李自成不要傷害人民群眾。

其實上天還是憐憫崇禎皇帝的,他給瞭明朝兩次機會,如果崇禎皇帝能好好的把握這兩次機會,還是有能力翻身的。第一次機會,李自成的軍隊挺進山西,北京岌岌可危,崇禎皇帝內心無比憂慮,大臣李明睿的意思是主張南遷。歷史上也有過這樣的先例,比如南宋,宋高宗趙構決定南遷,在杭州又建立瞭富庶的南宋,為宋朝強行續命一百五十多年。那時候南京還是陪都,擁有完整的政治基礎,這樣一看這個想法的確不錯,等到瞭南方,待大明王朝養精蓄銳,這天下是誰的還不一定。

但是就在“南遷”這個問題上,朝廷官員裡面出現瞭極大的反對之聲,有人懷疑李明睿故意為之,他想要擾亂軍心,整個朝堂為這件事請吵得沸沸揚揚,其實反對南遷的人心裡有打著小算盤,他們認為南遷就是撤退,就是逃命,他們經過正統的教育,肯定不願意幹這種低三下四的事情。再者,如果去瞭南京,自己在北京的一切都沒有瞭,需要從零開始。

就這樣,針對南遷這個問題大傢爭論瞭小一個月,李自成這邊也順勢拿下瞭居庸關和昌平,這時候的崇禎徹底慌瞭,於是他立馬決定,事不宜遲,趕快南遷。但這一切為時已晚,沿途的明朝軍隊都被打散瞭,北京城馬上被團團包圍,第二次機會也能救瞭明王朝的命,李自成本是一個粗人,他不懂如何治理國傢,隻知道打仗,當他打到復興門一代的時候,他竟然給崇禎寫信,要求和談,他的政治野心一點都不高,就是將西北地區割讓給他,那裡實行高度自治,不接受明王朝的管轄,明王朝要支付他一百萬兩白銀作為補貼,他也會為明王朝打擊敵對勢力。

這樁買賣肯定不錯,既能保住瞭北京,又能獲得一支這樣的軍隊幫忙打擊滿人,但崇禎皇帝在找眾位大臣商量的時候,沒有一個大臣敢同意,因為割地賠款這項帽子太大瞭。於是這一幫大臣也不管局勢如何,紛紛譴責李自成,沒有人真心為朝廷考慮。在崇禎開完最後一次朝會後,他知道自己無力回天瞭,隻好憤然離開,走到瞭煤山之上,結束瞭自己的一生。就是因為明朝官場的唱高調,講大話,崇禎皇帝失去瞭兩次拯救大明王朝的機會,崇禎帝死的真是很冤啊!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