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古代白銀使用的那些事 面額太大時古人是怎麼找錢的

揭秘古代白銀使用的那些事 面額太大時古人是怎麼找錢的

時間:2020-03-03 12:21: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人交易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我知道各位喜歡看歷史劇的朋友們對於古代時付錢這一環節應當是非常熟悉瞭。很簡單啊,買東西的時候挑中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用手中的白銀按照價錢交給賣東西的人,這不就結瞭嗎?

好吧,那大傢有沒有想過,銀塊的大小有限,如果說一大塊銀子付錢多出來瞭不少,那又怎麼辦呢?而且,銀子這東西的價值和流通的廣泛程度,真的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嗎?

所以,今天筆者就和大傢說說,這古代白銀使用的事兒。

明朝銀元寶_圖

首先,筆者先給大傢舉個例子,讓大傢感受一下銀子在古代的價值。我們知道,銀子的流通面積廣泛大概是從商業發達的宋朝開始的。到瞭明朝,銀子的用量更是大大提升。明朝的米價大概是50文錢一鬥,而十鬥米呢就是一石。明朝的換算與現在不同,那時候的一石大概是現在的95到100公斤左右。也就是說,用一兩銀子,就可以買上200公斤左右的米瞭。粗粗算下來,一兩銀子的價值基本上相當於現在的小2000塊錢瞭!而且,就筆者所瞭解的知識,明清時期,一位四品大員每月的俸祿也不過是二十兩銀子,換在那些小戶人傢,二十兩銀子足夠一傢人正常地生活上一年瞭!

明白瞭吧,銀子在古代可是價值超級大的貨幣瞭,甚至可以說,相當於現在的支票。難怪早期的時候一直流通不起來。所以啊,在古代時隨隨便便掏出一塊十兩銀子的人,絕對是土豪中的土豪瞭,而尋常人傢,一般是用銅板進行購物的。

光緒年間的銀元寶_圖

那麼,古人們都喜歡用銀子做什麼呢?

其實,在達官貴人們的圈子裡,銀子雖然會被用於購物交易,但是也是極少情況下的,一般的人傢,喜歡將銀子做成各種器物的首飾用於佩戴。而且,尤其是唐朝絲綢之路開通之後,金子和銀子的使用率更是大大降低瞭。人們更多地將金銀用於墓穴的陪葬,記得前段時間考古發現瞭海昏侯的墓葬地點,在那個墓穴中,考古人員挖出瞭大量陪葬使用的金銀器物和馬蹄金,那場景實在是蔚為壯觀。另外,因為絲綢之路的興盛,很多金銀被交易出至西域,在西域各國,金銀的價值可能比中原更高,所以,金銀的數量也是越來越少。

當然啦,如果說在古代,你非要用銀子來付錢的話,那人傢賣傢的老板怎麼給你找錢呢?

清 紫檀木戥子_圖

這就需要用到一種非常特殊的測量工具——戥子瞭。

戥子是中國古代一種比較常用的稱重工具,主要用來稱量一些非常貴重的東西,它的最小單位可以精確到厘,所以是最理想的稱量銀子的工具。古代時候,一般的店鋪中都會準備戥子,而買傢手中也都會準備一個可以裁剪銀兩的剪子或鑿子,付錢的時候,剪下手中銀塊的一小塊,用戥子進行精確地稱量,銀塊小瞭,再多剪一點,銀塊大瞭,再剪走一點,問題就解決瞭。當然,這個活也是有些難度的,這也是古代銀子不流通的原因之一啦!

好吧,說到這裡大傢心裡應當都清楚瞭,下次看古裝劇的時候,看到某位古裝帥哥隨隨便便掏出一大塊銀子付錢,心裡就清楚瞭:這麼土豪,一定是男主無疑啦,哈哈!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