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人才濟濟 為什麼沒有人投靠正統的周天子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都人才濟濟 為什麼沒有人投靠正統的周天子

時間:2020-03-03 13:26: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戰國時期周天子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戰國時期,群雄紛爭、百傢爭鳴,各大諸侯國為瞭自己的野望明爭暗鬥不斷,在這個雲譎波詭的時代裡,各國謀臣名將紛紛閃亮登場,在政治、軍事、外交舞臺鬥爭中大顯身手,留下千古傳奇,比如齊之晏殊、秦之商鞅、燕之樂毅、魏國之公孫衍、韓之韓非等等,不過當各諸侯國都人才濟濟時,為何作為正統的周天子卻沒有名士投靠呢?

在那個群雄並起的時代裡,最珍貴的無疑是人才,隻要有瞭人才就不愁沒有機會將國傢發展壯大,深諳其理的君主紛紛禮賢下士,比如燕昭王千金買馬骨、楚莊王絕纓、秦王頒佈“求賢令”等,但是人才也是有想法的,不會因為簡單的幾句忽悠、畫大餅就不計酬勞的替你賣力,盡管周天子有想留下人才的想法,但是人才肯不肯來卻是另一回事瞭,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周天子沒錢!

周朝在經過兩次王位之爭、晉滅擄滅虢、誘遷陸渾戎、兵敗薑戎等事件後周天子的國土更是萎縮瞭不少,失去瞭領土就代表失去瞭人口、稅收,在財政減少的情況下,周國已不足以提供維持王朝體制的國力,為此周天子不得不遣散瞭許多侍從以減少開銷,甚至周襄王死後,其兒子周傾王因為拿不出舉辦葬禮的錢隻好向魯國借錢瞭,由此可見周王室之衰弱、貧窮。

到瞭東周最後一個君主——周赧王的時候,周天子的土地,零零碎碎加在一起,也就幾個縣而已,不但比不上秦、楚這樣的大國,甚至連這些大國底下的臣子封地也比不上,後來周赧王深感秦國的威脅,於是聽從楚王聯合攻秦的建議,沒錢的周赧王向富商接瞭一批錢組建瞭6000多人的軍隊打算攻秦,結果卻給楚國放鴿子瞭,最後不僅惹怒瞭秦國,自己還搞的負債累累,為瞭躲避富商們追債隻能灰溜溜的躲起來。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周天子自己都混不下去,自然沒有太多錢財來供養這些名士瞭。

也許有人會問,難道就沒有以周王朝為信仰,忠於周天子的人謀士嗎?答案自然是有的,否則周朝不可能茍延殘喘這麼久,比如莊王問鼎時就有謀士站瞭出來讓周度過瞭危機,不過,周朝的政治制度約束瞭周天子的選才范圍。

在周的政治制度下,名士們是沒有資格侍奉天子的——越級瞭!而且還是越瞭好幾級!簡單來說天子--諸侯--卿大夫--士。你看,大傢隻聽說過卿大夫養士,比如戰國四公子門客幾千,但是諸侯養門客的就少很多瞭吧,一層階級做一層階級該做的事情,名士是沒有資格侍奉周天子的,而且周王他們看不上這些士子,別說像張儀蘇秦這樣的寒門子弟,就是孫武,商鞅這樣的貴族子弟去給周天子當門衛都沒人要,周王室從周王到馬夫等等都在嚴格的等級制度下生存,他們很難會有大的改變,因為“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觀念已經深入其心瞭。

在種種制約之下,周天子的人才可能有那麼幾個,但是也是矮個子裡挑高的,相比於戰國七雄的人才質量,那像螢燭之火一般的暗淡,而且經過周王室的種種作死之舉後,周王室本錢實在是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此小的舞臺,這些人才實在難以發揮實力,這樣就顯得周天子無人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