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乾隆寵瞭20年的令妃,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令妃的故事,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後富察氏崩逝未滿兩個月,曾蒙富察皇後教導並在其身邊服侍的魏佳氏,成功獲得乾隆皇帝青睞,晉封令妃。乾隆二十一年,魏佳氏為乾隆皇帝生下皇七女——固倫和靜公主,並自此開啟瞭寵冠後宮長達20年的生涯。
歷史上的令妃魏佳氏,到底有多受寵?
我們以三個具體事例予以明確說明:
1、《清史稿·皇子世表、公主表》有載:
自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的10年中,魏佳氏共為乾隆皇帝生育瞭4位皇子、2位公主,乃系乾隆後宮繁育皇嗣最多的妃嬪。魏佳氏繁育皇嗣的頻率之高、數量之多,實為清代後宮之罕見。
2、清朝唯一一個漢族血統的皇後
乾隆十年,魏佳氏獲封貴人;乾隆十三年,獲封令妃;乾隆二十四年,獲封令貴妃;乾隆三十年,繼皇後那拉氏未被明確廢黜的同時,魏佳氏晉封皇貴妃並攝六宮事,而後穩居後宮之主長達10年,直到病逝。
乾隆六十年,在禪位於魏佳氏所出皇十五子永琰的同時,乾隆皇帝追封魏佳氏為皇後,並親定謚號“孝儀”,讓其成為瞭清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族血統的皇後。其實,從魏佳氏生前就已經佩戴皇後才能佩戴之“東珠朝珠”的情況來看,在乾隆皇帝的心中,魏佳氏早就將其視為瞭皇後。隻不過,礙於對其子皇十五子永琰皇儲身份的掩蓋,不便於生前晉封罷瞭。

3、皇十五子永琰能被密立皇儲,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子以母貴”
兩位嫡出皇子永璉、永琮,皇長子永璜,皇五子永琪的接連薨逝,讓乾隆皇帝在皇位傳承所能依據的“立嫡”、“立長”、“立賢”選擇原則,全部失去瞭意義。乾隆三十八年,63歲的乾隆皇帝不得不面對皇位繼承人的選擇問題,再三權衡之下,乾隆皇帝選擇瞭時為皇貴妃的魏佳氏第二子——皇十五子永琰。
就當時諸位皇子的具體情況而言,乾隆皇帝對於皇十五子永琰的選擇,乃系淘汰其餘皇子以後的無奈選擇,但也絕對不能忽視魏佳氏對永琰的積極影響。古之皇儲選擇,能夠直接證明皇儲生母的受寵程度,僅憑此一項也足以證明魏佳氏所獲聖寵之甚。
那麼,魏佳氏到底好在哪裡,能夠獲得風流成性之乾隆皇帝長達20年的盛寵?能夠成為清代唯一一位擁有漢族血統的皇後呢?
筆者認為,令妃魏佳氏具備三點優勢,而且這三點優勢是任何一位男人都無法抵擋的!

1、外貌出眾
令妃中的“令”字出自《詩經·大雅》中的“如圭如璋,令聞令望”,乃系乾隆皇帝親賜,在彰顯特殊恩寵的同時,也直接指明瞭魏佳氏容貌秀美、身型出眾的先天性優勢。乾隆十三年,在富察皇後崩逝未滿兩個月,與其“鶼鰈情深”之乾隆皇帝正值悲痛異常的關鍵時期,魏佳氏能夠獲得乾隆皇帝青睞並獲得位分晉封,除瞭魏佳氏曾在富察皇後身邊服侍的優勢外,其外貌條件必定占據瞭很大因素。
根據現存之魏佳氏的畫像來看,其鴨蛋臉、櫻桃嘴,身形修長、婀娜多姿的先天性優勢也確實符合時人的審美觀。就此來看,《延禧攻略》的主創團隊能夠找到吳謹言飾演魏佳氏,也確實較大程度還原瞭歷史事實。
另外,如果沒有一個出眾的外貌條件、異於常人的身段優勢,魏佳氏為斷然不會擁有10年6胎的高頻率繁育情況。畢竟,魏佳氏面對的是對女性要求極高的風流帝王——乾隆皇帝。
2、不為母傢謀福利
按照清朝後宮慣例,獲封皇後之後,其生父一般會予以“一等承恩公”的爵位晉封,即為“承帝後之恩,推恩先世”的一等公爵位晉封。乾隆皇帝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後的生父李榮保,獲封一等承恩公;乾隆皇帝繼皇後那拉氏的生父訥爾佈,獲封一等承恩公。可等到魏佳氏被追封為皇後以後,其父魏清泰並未得到爵位晉封,直到嘉慶皇帝親政的嘉慶四年四月,才予以瞭三等承恩公的追封。
這說明穩居後宮之主長達10年之久的魏佳氏,並沒有像康熙皇帝第二任皇後——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請求為其父設廟祭祀那樣,為自己的母傢謀取福利,為自己的父親謀得爵位追封。乾隆皇帝對於魏佳氏母傢的唯一恩賜,僅出現在乾隆十六年魏清泰病逝以後,乾隆帝曾派傅恒為魏佳氏解決瞭娘傢兄弟的就業、住房、債務問題,又給房屋和土地,作為以後傢裡的額外收入來源。除此之外,魏佳氏母傢再無任何特殊皇恩給予,有清一朝,魏佳氏也無任何顯赫官員乃至名仕出現。
由此,足以證明身為後宮之主而且寵冠後宮的魏佳氏,時刻堅守臣妾本分,以署理後宮庶務、繁育皇嗣、服侍皇帝為己任,從未為母傢謀取過福利。相較於現今的“扶弟魔”們,魏佳氏絕對符合大多數男人的擇偶標準。

3、侍母至孝
在冊封魏佳氏為皇貴妃的諭旨中,“奉皇太後懿旨”的說辭雖然是清代後宮妃嬪獲封諭旨中的官方語言,但如果沒有崇慶皇太後這位上一屆“宮鬥”勝出者的絕對認可,出身包衣、擁有漢族血統的魏佳氏絕對不可能如此順利地被晉封為“攝六宮事”的皇貴妃。
另外,在對魏佳氏進行晉封、追封乃至追謚的諭旨中,乾隆皇帝對其“性秉溫恭,衷全誠敬”、“孝惟至德、母允垂儀”的誠孝評價,屢見不鮮。在魏佳氏病重的乾隆四十年,乾隆皇帝曾經數次往返於崇慶皇太後所在圓明園長春仙館“問安”和魏佳氏所在紫禁城儲秀宮“視疾”之間。就魏佳氏的病情發展,崇慶皇太後也曾數次問及,給予瞭一個婆婆該有的關心。這都充分說明瞭崇慶皇太後和魏佳氏之間的特殊感情,更直接證明瞭魏佳氏的“侍母至孝”。
嘉慶元年,乾隆太上皇攜嘉慶皇帝祭拜孝儀皇後魏佳氏,並在所做悼詩的備註中,給出瞭自己對魏佳氏的追思:
令懿皇貴妃為子皇帝生母,從前殯入地宮即令近附孝賢皇後之側,今伊子紹登大寶晉冊為孝儀皇後,正春秋母以子貴之義也,名正順言欣。
或許,直到禪位於魏佳氏所出的皇十五子永琰並將魏佳氏追封為皇後,乾隆皇帝才感覺名正言順,才能真正彌補未在魏佳氏生前將其冊封為後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