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兵敗被俘,後來是怎麼平安回來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朱祁鎮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土木堡之變”對於朱祁鎮而言,是非常突然的。沒有任何思想上的準備,就驟然發生瞭。
而且非常態的潰敗,畢竟朱祁鎮帶著20萬大軍,而且都是大明精銳,以往大明都是壓著蒙古打。
瓦剌的崛起,在此前大明實際上是沒有切身感受的。朱祁鎮更是沒有任何戰陣歷練,戰爭的殘酷第一時間震驚瞭這位甚至此前未出過宮門的年少帝王。
死其實在亂軍中,分分鐘就會成為現實。但是朱祁鎮是不太可能去考慮“以死報國”的。大明的天下都是朱祁鎮的,隻不過丟瞭20萬軍隊而已,就能輕易自殺瞭事麼?
若幹年後,朱由檢若是有朱祁鎮這種精神,大明也不至於驟亡。好死不如賴活,為瞭活著,吃點苦算什麼?大明物華,國力鼎盛。這些都可以拿來換朱祁鎮的命。

這也是朱祁鎮被俘的時候,泰然處之,瓦剌士兵打死也不相信自己俘獲瞭大明皇帝的主要原因。朱祁鎮是天授的大明皇帝,是朱瞻基的嫡長子,出生就決定瞭他的高貴,和對擁有大明一切的理所當然。
對於朱祁鎮而言,一切不過是舍與予的問題。以大明一座城池遭到也先屠戮洗劫的代價來換一頓也先邀請朱祁鎮的筵席,這是可以等價的。
隻要活著,卑微、屈辱、大明黎民的水深火熱對於朱祁鎮而言,這不是考慮的范疇。如果真的考慮這些問題,朱祁鎮一定會像朱由檢那樣,在土木堡戰敗的那一刻,就會自刎而死的。
朱祁鈺、於謙打破瞭“大明的一切屬於朱祁鎮”的邏輯,也破瞭也先的陰謀。
大明有瞭自己的新君,雖然遙奉朱祁鎮為太上皇。但實際上朱祁鎮的命令對大明已經毫無意義瞭。
在那段歲月裡,朱祁鎮應該是最艱難的。他不知道作出瞭怎樣的許諾,畫瞭怎樣的大餅,才挽留瞭自己的性命。

朱祁鎮回到大明,絕非是瓦剌良心發現。而是他們知道大明的天上同時出現兩顆太陽,必然會引發大明的內部問題。
但是朱祁鈺再一次打破瞭這個邏輯,朱祁鎮被囚禁於南宮整整7年。這對於朱祁鎮才是真正屈辱和危險的日子。
大明皇宮這個朱祁鎮出生並生活瞭23年的地方,如今才離開一年回來以後,人還是那些人,物還是那些物。但是自己已經從天子變成瞭囚徒。
而所有人對自己態度的變化,就是因為皇位而不是朱瞻基這個人。所以南宮7年遠比大漠那一年難熬。
因為在大漠的時候,再難還有個念想,那就是回到京城,再過那種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的日子。而如今回來瞭,一墻之隔,卻恍如隔世。
對於朱祁鎮而言,活著就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奪門之變”以後,他為什麼明知道於謙有功,卻仍然殺瞭他?為什麼那麼痛恨朱祁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