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拿瞭寧王8萬精銳兵馬,寧王最後結局如何?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朱棣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很多關於明朝的小說、電視劇裡,如果有一個整天想謀反的藩王,必定叫“寧王”。《唐伯虎點秋香》、《錦衣衛》、《遊龍戲鳳》,甚至《肉蒲團》裡,那個邪惡大BOSS,都叫寧王。但實際上,大明叫寧王的命運都老悲催瞭。

這個寧王的原型便是王陽明用瞭40多天就平叛的朱宸濠。他是明朝一代寧王朱權的四世孫。
明朝所有叫寧王的,都對朱棣一脈有怨恨,因為他們認為天下原本應該有一半是自己的。隻是朱棣這貨不厚道。
當初朱棣搞“靖難之役”並不順利,被打得灰頭土臉的跑到瞭朱權的地盤。寧王、寧王,封地那是大寧,深入蒙古腹地,兵強馬壯,特別是朵顏三衛,堪稱大明騎兵雇傭軍第一。
朱棣哭著求朱權,讓朱權上折子給朱允炆,替自己求情,一副要痛改前非的樣子。結果送四哥出城的時候,沒有一絲絲防備,四哥直接挾持瞭自己,把刀子架在自己脖子上,讓自己一起跟著造反。關鍵還恬不知恥地給自己畫餅,“事成,當中分天下。”

朱權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上一秒還在城內是一個手握重兵的藩王,下一秒就成瞭隨時可能掉腦袋的反賊。
朱權匆匆看瞭一眼大寧城,此後生生世世都再未來過此地。因為靖難之役後,朱棣把大寧賜給瞭兀良哈三衛(朵顏三衛)。
朱權在朱棣的挾持下,承擔著同等的叛亂風險。而朱棣借著十七弟朱權的“雞”,下瞭自己的“蛋”。下完蛋後,朱權連自己的雞都沒瞭。“靖難之役”成功之後,朱權不但沒有得到半個天下,連自己原來的封地大寧和朵顏三衛都沒瞭。
朱權也知道這會找朱棣兌現承諾,那就是找死。所以朱權心想,做個富傢翁,朱棣總會同意吧。
於是便請求朱棣改封自己到蘇州。這個要求其實真不過分。但是朱棣一口回絕瞭,說蘇州還屬於京畿,所以不能封給你。
朱權便退而求其次,要求改封錢塘(杭州),朱棣再一次否決瞭,說那個地方不吉祥,一開始先父將它賜給五弟,五弟沒福享受。建文無道,把他的弟弟封在錢塘,也沒福消受。所以建寧、重慶、荊州、東昌都是好地方,你隨便挑吧。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兩塊最富庶的地方都與朱權無緣瞭。退而求其次,結果也是一次次失望。
朱權終於不開口提條件瞭,也逐漸認清瞭形勢。永樂元年(1403年)2月,朱權被改封南昌。朱棣還親自題瞭詩詞,送瞭行。
按道理來講,改封到南昌,應該提前就建造寧王府。朱元璋在世的時候,都是提前派人先去建王府,打前站,然後再讓兒子就藩。結果朱權到瞭南昌,連王府都沒有。朱棣說你就將就住佈政司吧。既然佈政司做瞭王府,按道理也應該重新裝修一下吧,也沒有。
更讓人痛心的事情還不在此,不久便有人告發朱權用巫術害人。“巫蠱”在宮廷鬥爭中,是什麼性質?那是要誅滅九族的。
這下子真的把朱權給嚇醒瞭,什麼條件都不能提,什麼抱怨都不能講,以前“事成,當中分天下”爛在肚子裡,打死不能說。
老實巴交的朱權韜光養晦,終於熬過瞭永樂一朝。朱高熾即位後,釋放出瞭一丟丟善意。讓朱權終於開始考慮有為後人留點什麼的可能。
便試探著上書說,朱棣也沒明確南昌算不算封國?因為如果算,朱權嫡子就有繼承權瞭;而且也可以給自己的王宮裝修一下,甚至重建一個王宮;以及其他待遇也可以逐步落實。朱高熾耍瞭一個滑頭,說你在南昌都20年瞭,不算封國算什麼?但是沒提待遇的落實。也就是認同瞭藩王名分,但是沒有實惠。
朱權螞蟻搬傢地一步步爭取待遇的時候,朱高熾駕崩瞭。朱瞻基即位,朱權又倒黴瞭。提一樣,被否一樣,和當初朱棣如出一轍。
朱權因為議論說宗室不應確定品級,被朱瞻基痛斥以後,上書謝罪。此後閉口不談國是,縱情文學,頗有成就。
最終朱權熬死瞭朱棣一脈三代人,一直到“土木堡之變”的前一年才死。
但是朱權一脈,對自己傢族的際遇耿耿於懷,這種怨恨一代代相傳。直到朱宸濠起兵,可惜又遇到瞭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