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去世以後,趙光義是怎麼對待皇後嫂子的?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趙光義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孝章宋皇後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第三任妻子,她的傢族背景非常顯赫——她祖母義寧公主是後唐莊宗李存勖的女兒,母親永寧公主是後漢太祖劉知遠的女兒,她的七妹又嫁給瞭後蜀末帝孟昶之孫,幼妹則嫁給瞭鼎鼎大名的北宋萊國公寇準。開寶元年(公元968年)二月,十七歲的她被趙匡胤冊封為皇後,比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還小一歲。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日,太祖駕崩,此時的宋皇後也不過25歲。那麼,一直被人懷疑篡位的趙光義,後來是如何對待宋皇後的呢?
公元976年10月19日夜,趙匡胤單獨召見弟弟趙光義在宮中一同飲酒,並將其留宿宮中。可巧的是隔日清晨,趙匡胤被發現暴斃宮中。由於趙匡胤死的蹊蹺,後世留下瞭“燭影斧聲”的說法,人們認為是趙光義為瞭篡位殺害瞭自己的哥哥。
當然“燭影斧聲”隻是野史的說法,正史中隻有簡單的兩句話:“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也正因為正史的語焉不詳和野史的妄加揣測,趙光胤之死成為瞭 我國歷史上的千古謎案。

趙匡胤死後,隻留下他的皇後宋氏和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依當時宋皇後的意思是讓宋太祖的小兒子趙德芳繼位。可趙光義怎會同意,他堅持依照太後留下的“金匱之盟”,兄終弟及,自己登上瞭大位。趙光義登上皇位後,宋氏和以及趙德昭、趙德芳的悲劇就此開始瞭。
宋皇後出身顯貴,其父宋偓是後唐莊宗外孫,其母後漢太祖劉知遠的長女義寧公主,《宋史·宋》中稱其“近代貴盛,鮮有其比”。

她比宋太祖趙匡胤小瞭二十五歲,是趙匡胤的第三位皇後,一生未有生育子女,但對太祖的兩個兒子都很愛護,但由於趙德昭與其年齡相仿,為瞭回避這種尷尬,而稍有距離。但對小自己七歲的趙德芳就沒有瞭這種顧忌,很是親近。這也就是為什麼宋太祖去世後,她想讓趙德芳繼位的原因。
在趙光義繼承皇位之後便下達命令讓宋皇後搬到瞭無人居住的西宮,至此她在那裡度過瞭十幾年的時間。最後在孤寂清冷中度日,病逝時才44歲。
在宋皇後去世之後,她的後事處理也引發瞭很大的爭議,根據當時的禮儀,如果前朝皇後去世的話,那麼作為小叔子的趙光義應該要為嫂子服喪的,當時就有大臣提出瞭此事,但沒想到遭到瞭趙光義的反對,不但自己不服喪,而且還不讓大臣們去祭奠,對於這種不合理的做法引起瞭朝野上下的非議。於是就有翰林學士王禹偁對賓客言,“後嘗母儀天下,當遵用舊禮”,當趙光義聽到這句話後,立馬將他貶去瞭滁州,大臣們看到他的下場之後就不敢再有非議瞭。
之後趙光義也沒讓宋皇後進入皇陵與宋太祖趙匡胤合葬,更是禁止宋皇後的牌位供奉在太廟中。怎麼說宋皇後也是宋太祖趙匡胤明媒正娶的皇後,遭到死後遭到如此待遇也著實不公。原因可能是“燭影斧聲”後,宋皇後的表現“不佳”,差點讓趙光義與皇位擦肩而過。
雖然宋皇後落得個淒慘收場,但是總算也有瞭善終。這一點比趙匡胤僅存的二個兒子就好多瞭。長子趙德昭因為替北伐的將士請功而被趙光義怒罵:“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等我死瞭,你當瞭皇帝,那個時候你再封賞也不晚呀。當時宋太宗眼含怨憤,這讓趙德昭非常害怕,沒過多久她就自殺瞭,而在他死後的第2年,他的次子趙德芳也不明不白的去世瞭,年僅23歲,而在正史中也沒有很詳細的記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