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逝世那一年於謙出生,為大明續命200年這是巧合嗎?

朱元璋逝世那一年於謙出生,為大明續命200年這是巧合嗎?

時間:2020-03-03 14:33:5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於謙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歷史的時間點往往是最為微妙的存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上,往往能發生無數讓人感覺新奇的故事,著名的歷史學傢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的時候,發現瞭諸多間歷史上的“小事”,如戚繼光、海瑞的相機逝世等,他透過這些來放大研究當時的歷史環境。而在公元1398年時,也同樣法神過瞭兩間歷史上的“小事“:朱元璋逝世、於謙出生。

公元1398年5月13日,在浙江杭州府的錢塘縣呱呱墜地一名男童,他被命名為於謙,而一個月後的6月24日,享年71歲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駕崩。歷史仿佛就是這麼奇妙,不知道朱元璋皇帝仙逝的時候,有沒有看到杭州一隅那個小男孩,將會為大明朝做出多大的貢獻。

於謙小時候就是遠近聞名的神童,曾有高僧稱其為“救時宰相”。永樂十九年,年僅23歲的於謙進士及第,少年有成的他成為禦史之後,甚至通過一張利口,罵的反叛的漢王下跪認錯,經過此時後他聲名大噪,28歲的他成為瞭巡按江西。

4年後,他又被朝中大臣舉薦,成為瞭兵部右侍郎,相當於國防部的副部長,而這一年他年僅32歲,這樣的“成就”放到現在都可以用一個牛字來形容瞭,隻不過他接下來的人生開始變得坎坷起來。

三楊去世後,大太監王振開始掌權。王振雖然讀過聖賢書,但是貪污起來可是一把好手,當時進京奏事的官員都必須要給他送禮才行,而於謙剛正不阿,堅決不送禮,還甩瞭甩衣袖稱自己“隻有清風”,自此得罪瞭王振,王振通過一系列政治騷操作將於謙關進瞭大牢,並判處瞭死刑。

一石激起千層浪,於謙在作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等地的時候官聲非常好,以至於在他被判處死刑的時候這些平頭百姓聯名上書,要求改判,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一件稀罕事兒,百姓聯名上書為官求情,這官得做的有多少?群情洶洶,大太監王振也無可奈何,隻能將於謙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將他放瞭出來。

公元1448年,於謙終於回到瞭自己熟悉的兵部,重新被任命為兵部左侍郎,但此時的他 已經是一個50歲的“老人”瞭,但他仍然擁有著滿腔報國的熱血和忠魂。此時的王振謀劃著“青史留名”的大事,鼓動著明英宗禦駕親征瓦剌的也先。

1年後,50萬明朝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向邊境,這支明朝最為精銳的部隊,裝備著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火器,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軍事思想,然而在王振的瞎指揮下,50萬大軍幾乎毀於一旦,瓦剌的太師也先以少勝多,甚至俘虜瞭明朝的皇帝明英宗,這就是明朝歷史上關鍵的土木堡之變。

在危難關頭,兵部左侍郎於謙代任兵部侍郎,主持起京師的防務工作,他力排南遷之議,同時擁立明英宗的弟弟郕王登基。他緊急召集河南、山東等地的兵員勤王進京,收攏從土木堡逃出來的潰兵,在京城外圍堅壁清野。於謙的策略是正確的,在他的領導下,1萬名二線神機營將士在京城郊外的農莊伏擊瓦剌騎兵,打的瓦剌大敗虧輸,倉皇逃竄。

而也正是在於謙的領導下,京師保衛戰取得瞭巨大的成功,明朝得以續命200年。於謙正是因此成為瞭中國的民族英雄,他一生的事跡幾乎可以用完人來形容,然而他的下場卻十分淒慘。明英宗復辟之後,他聽信小人讒言下令誅殺於謙,於謙在傢中就做,他知道他的存在給明王朝帶來瞭麻煩,所以他甘願赴死。

死後他被抄傢,傢中隻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除此之外傢徒四壁。他被處死的當天陰雲密佈,百姓萬人空巷,到街上痛哭流涕,為於謙送行,野史記載連劊子手在行刑後都覺得慚愧不已,揮刀在法場上自刎。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