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的皇位繼承之謎 朱元璋為什麼會傳位給孫子而不是兒子
對朱元璋的傳位問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皇位的傳承問題,一直是在位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一般皇位繼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嫡,第二種是傳賢。
從周朝開始,采用的是傳嫡不傳賢,意思就是嫡長子出生就被定位繼承人;但是到瞭唐朝,這種制度又有所變化,比如李世民作為李淵的二兒子就當上瞭皇帝,李隆基作為李旦的三兒子也當上瞭皇帝。到瞭清朝,恢復瞭傳賢不傳長的制度。
大傢都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孫子,中間還有個燕王朱棣。雖然最後朱棣還是當上瞭皇帝,但一開始,朱元璋是將皇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的。

就治國能力來說,朱棣在朱允炆之上,那麼為什麼朱元璋卻將皇位傳給瞭缺乏謀略的朱允炆呢?
其實一開始朱元璋並不用為皇位繼承問題頭疼的,因為當時已經有太子瞭,就是朱元璋與馬皇後所生的長子朱標。奈何這個朱標生就富貴身卻無富貴命,早早的就死掉瞭。
據說,朱元璋悲痛的都28天沒有去上朝瞭。他不僅僅是喪子之痛,還有對整個國傢命運的擔憂。
在可選擇的范圍當中,朱允炆和朱棣是朱元璋比較中意的。
太子朱標去世時,其兒子朱允炆時年14歲,但表現不俗,在父親病重時日夜照顧,父親去世後更是對幼弟照顧周到,這些朱元璋都看在眼裡,博得瞭一些好感。
這之後,朱元璋便立朱允炆為儲君。而為什麼放棄瞭朱棣,主要出自以下考慮:
第一,朱棣不是嫡出,雖然能力較強,但怕別的皇子不服。
第二,朱元璋知道,朱棣性格剛強,手段強硬,朱元璋希望繼承皇位的是一位寬容的仁君。
第三,朱元璋把兒孫分到各地做藩王,燕王朱棣也是其中之一,彼此形成一種權力平衡,若立朱棣為太子,恐其他藩王起霍亂。

隻是沒想到,朱棣的兩個哥哥秦王和晉王先後去世,權力平衡被打破,而朱允炆登上皇位不久,就開始瞭削藩動作,引起朱棣的不滿。於是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起兵反抗,最終登上皇位,史稱靖難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