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子牙去世之後 周王朝為什麼要殺薑子牙後人
對薑子牙後人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一提起薑子牙,腦海中立馬出現“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這句話,原來在現實中的薑子牙其實就是個漁夫。因為薑子牙的祖先曾幫大禹治水立瞭功,於是又被封瞭呂(氏)。因為薑姓是他的族姓,所以薑子牙還有一個名字叫呂尚,薑是姓,呂是氏。
演義中的薑子牙和現實中的薑子牙大不相同:

封神演義中的薑子牙,被說成是神話般的人物,最後成為瞭元始天尊的弟子。然而這麼厲害的人在神話傳說中卻無兒無女。
可在現實生活中的薑子牙活瞭113歲,並擔任瞭齊國的君主,他的妻子一共為他生瞭15個孩子。後來他的長子呂伋繼承瞭王位。
可以說他和他的兒子將畢生的精力都用在輔佐周朝王室上。然而好景不長,在呂伋去世後,周王室大開殺戒想要清除薑子牙的後人和遺留勢力。
看到這裡,你肯定想不通,薑子牙明明幫助瞭別人,為何死後後人還要慘遭殺害?原因真是不簡單!

下面一起看看薑子牙去世後,周王朝殺他後人的真正原因:
先來說說第一個原因:周王朝的忌憚
據史料記載:“十一年正月甲子日,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裡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戰幕一揭開,薑子牙親率少部精銳為先鋒在前面挑戰,隨後姬發率領大隊人馬攻擊商紂王的軍隊。商軍人多勢眾,但士卒與商紂王離心離德,紛紛倒戈。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薑子牙引姬發入殷都朝歌,詔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以上史料說的就是薑子牙幫助周朝滅商的事情,親自率領軍隊,可謂是鞠躬盡瘁。由此可見薑子牙通過自己的軍事謀略,帶領軍隊,一舉遷滅瞭商紂王,對周王朝來說起到瞭開國元勛的的作用。

可正是這個“開國元勛”的身份,不得不讓周朝忌憚,薑子牙在世時是英雄,無人敢有邪念,可薑子牙去世後,無人照拂後人,周王朝又怕其後人因開國功勛奪位,又加之其兒子與薑子牙一樣有謀略,周王朝國君害怕。此為第一原因。
第二個原因:薑子牙更得民心
據《漢書·地理志》載:“齊地負海潟鹵,少五谷,而人民寡。”《鹽鐵論》則說:“昔太公封營丘,辟草萊而居焉。地薄人少。”
以上史料表明,齊國自然條件惡劣,可薑太公在世時,在齊國因地制宜,註重發展黍、稻生產的同時,利用境內礦藏豐富、魚鹽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冶煉業、絲麻紡織業、漁鹽業等手工業;還利用齊國交通便利、人民有重商傳統的優勢,大力發展商業,在這種“農、工、商”三寶並舉的宏觀戰略指導下,齊國逐步由偏僻荒涼的小國窮國發展為雄居於東方的大國富國。

為此,薑子牙的民心似乎超過瞭周王朝的國君,可是作為一國之君,怎麼能允許自己的下屬功高蓋主,比自己更得民心呢?說白瞭,除瞭忌憚就是憤恨,薑子牙都如此厲害,其後人怎麼會差呢?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三個原因:齊丁公薑伋手握軍隊
最後第三點因輔佐外孫周成王姬誦、重外孫周康王姬釗,他的大兒子齊丁公薑伋,並沒有到臨淄去治理齊國。反而是一直在鎬京擔任虎賁之職,統領著王宮衛戍部隊。
由以上三點是每一代帝王都很忌諱的事情,因此,周王室殺害薑子牙後人,站在帝王角度,可能權利大於一切,也是殺他後人的原因吧!

但是,可以看出薑子牙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無論是從作戰指揮還是從治理國傢方面周王朝都離不開他。而薑子牙也因此贏得瞭不少民心,所以人們都樂意去齊國生活,而齊國也變成瞭第一大國。
然而從古至今各代帝王的命運就從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也許周朝王室當時對薑子牙和其後人還抱有感恩不舍之心,可是源於薑子牙及其後人的實力強大到讓周朝王室不得不怕,也不得不殺。
因為周朝王室心裡很明白,今日他可做輔佐之臣,明日隻要他想就可以做一國之君。人的自私面和利己面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一句古語也曾說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來說是:“人如果不為自己活,不自私自利的話,上天都會誅滅他。”

但其實他在《佛說十善業道經》的意思為:“人如果活著形式為人,行為不能成為人的標準,禽獸一樣的話,天地都要誅滅他。”
不知是因為周王朝當時是不是隻理解瞭這句話的字面意思,還是擁有著高處不勝寒的帝王思想,在殺瞭薑子牙的後人之後,到瞭戰國末期,秦國強大,最終稱帝,逼迫周王朝退位。因此東周滅亡。不過,東周滅亡以後,周王室又建立瞭兩個小國,東周國和西周國,但是後來也都被秦國滅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