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讀書人不能罵隋煬帝?讀書人和隋煬帝的關系!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讀書人和隋煬帝的關系!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前幾天寫瞭篇隋煬帝被殺的文章。
有朋友回復說:
所有人都可以罵隋煬帝,唯獨讀書人不可以罵他。
他之所以這樣講,大概是因為,隋朝為打擊幾百年來把持朝政的高門貴胄,創新瞭科舉制,使得一般寒門士子,有機會進入官場甚至中樞,從而得以改變命運。對於讀書人,隋朝皇帝尤其是楊廣,乃是有恩的。
說起來,《資治通鑒》裡有個故事,正好說到讀書人與隋煬帝的關系。
帝嘆曰:“我何罪至此?”文舉曰:“陛下違棄宗廟,巡遊不息,外勤征討,內極奢淫,使丁壯盡於矢刃,女弱填於溝壑,四民喪業,盜賊蜂起;專任佞諛,飾非拒諫;何謂無罪!”帝曰:“我實負百姓;至於爾輩,榮祿兼極,何乃如是!今日之事,孰為首邪?”德戡曰:“溥天同怨,何止一人!”化及又使封德彝數帝罪,帝曰:“卿乃士人,何為亦爾!”德彝赧然而退。

(封德彝 劇照)
說的是,楊廣認為自己罪不至死,馬文舉就罵他,你這也有錯那也有錯。
楊廣說,如此說來,我確實有罪於百姓,但你們可都是沾瞭我的光的。今天是誰為首?
司馬德戡說,我們都為首,沒有先後。
這樣聊著也不是事啊,幾招下來,這些武夫可能會吃口頭虧呢。
於是,帶頭大哥宇文化及便讓封德彝去數落楊廣。
結果,封德彝一招就敗瞭。
楊廣說,你是士人,怎麼也跟他們一樣?
宇文化及之所以讓封德彝去,原因有幾個:
其一是封德彝與楊廣相熟,知道他各種醜事;
其二他是讀書人,嘴皮子薄,能說得過。
封德彝讓宇文化及失望瞭。
不過,這個故事,並不能證明那位朋友所言的,讀書人不該罵楊廣。

(楊廣 劇照)
因為封德彝這傢夥,並非因為科舉而仕進的。
早在隋文帝開皇十年(590),楊素討伐江南叛亂,他就已被征辟為行軍記事。
征辟,正是科舉之前最為常用的選官方式。
因此,封德彝之所以能在大隋官場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正是受益於傳統而非科舉。
他被楊廣嘲諷,乃在後者覺得,讀書人就要忠於皇帝,知禮義,有廉恥,不要跟朝秦暮楚的武夫一樣。
而封德彝顯然,也認同楊廣所說。
那麼問題來瞭,讀書人進入瞭朝廷,就隻跟能皇帝一條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知道,很多讀書人固然有做帝王師的想法,甚至一心隻求鉆營;
但也有很多,是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如果皇帝要做壞事,隨著他嗎?
讀書人是該遵從自己的良心、將書本上的聖人之言,化為自己的行動;
還是到頭來,做個縮減烏龜,甚至想皇上所想,急皇上所急?
隋朝而外,歷代科舉考出來的寒門進士天子門生們,很多都是有良知的。

(海瑞 劇照)
在他們看來,皇上說什麼就是什麼,那不是對他的感恩;
歷代史臣,在編前朝史書的時候,多認為:
指出皇帝的錯誤,惹毛瞭甚至如海瑞那般,跳著腳罵,甚至不惜一死,才是真正的為君分憂。
說白瞭,讀書人是個高尚的稱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