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金兀術能成為嶽飛的對手,其實力也不可小覷!

金兀術能成為嶽飛的對手,其實力也不可小覷!

時間:2020-03-04 19:29: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金兀術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評書大師劉蘭芳《嶽飛傳》的傳播,作為嶽飛老對手的金兀術也成瞭傢喻戶曉的人物。但過去長期受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在中國小說戲曲舞臺上,金兀術都是反面形象。而在女真族眼裡,金兀術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出將入相治國安邦,他是女真族傑出的軍事傢和政治傢。

金兀術的“金”不是姓氏,而是指金國,他的漢名是完顏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術(zhú)、烏珠、斡出、晃斡出。“兀術”在女真語裡是頭顱的意思,應該是金兀術的腦袋長得與眾不同而得名。

他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一說第六子),宋朝人稱“金國四太子”,《說嶽全傳》作者耍瞭個心眼,稱他是“四狼主”。

一、戰功赫赫

金兀術是金國的開國功臣,他一生為大金國開疆擴土,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

金兀術作戰以勇猛著稱,《大金國志》記載他“為人豪蕩,膽勇過人,猿臂善射,遇戰酣,出入陣中,部眾憚之”。

金兀術第一次出征是跟隨叔父完顏杲追襲遼國的天祚帝,他當時還未成年。在弓箭用盡的情況下,他奪過遼兵刀槍,獨殺八人,生擒五人。第一次亮相,金兀術就贏得瞭“少年勇銳,冠絕古今”的美譽。

天會三年(1125)金兵討伐北宋時,他追隨兄長宗望攻破開封,俘虜徽欽二帝。此時他還是一名偏將,在戰鬥中身先士卒,英勇善戰,嶄露頭角。

兩三年之後,金兀術已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天會六年(1128)七月,金軍分兵兩路侵犯南宋,“攻開德府,宗弼以其軍先登,奮擊破之。攻大名府,宗弼軍復先登,破其城。”

天會七年(1129)五月,金兵奔襲揚州,趙構逃到建康。十一月,金兀術在和州大破宋軍,強渡長江到建康。趙構一路逃竄,金兀術則緊追不舍。最後逼得趙構逃到海上躲避,金兵“遂行海追三百馀裡”。

為瞭捉拿趙構,金兀術率兵跨越山河關隘,搜尋於山川大海,金人稱為“搜山檢海”捉趙構,金兀術一戰成名。

從此,南宋統治者集團就紛紛患上瞭“恐金癥”,或是“恐金癥”加重。

二、屢遭敗仗

但金兀術是人,不是神。後期,金兀術在和諸多南宋抗金名將交手中,屢遭敗仗,勝少敗多。

早在天會八年,金兀術準備從南宋撤兵北歸時,就在黃天蕩受到韓世忠的阻擊,被圍困瞭四十八天,險些有去無回。

天會九年(1131)秋,在和尚原之戰中大敗於吳玠、吳璘兄弟,金兀術身中兩箭,僅以身免。

1140年,在順昌之戰中,金兀術十萬大軍卻敗在劉錡的兩萬軍馬手上。

順昌之戰不久,嶽飛又在郾城大敗金兀術。

金兀術屢遭敗仗,一方面反映出瞭金兀術勇猛有餘,而在戰術指揮上有很多不足。另一方面則反映出瞭宋軍將士的英武,南宋軍隊實力足以和金國對峙,甚至反超。

三、出將入相

金太宗統治後期,金朝內部權力爭鬥日趨激烈,維護舊制的守舊勢力和主張改革的新勢力之間矛盾重重。

金熙宗即位後,宗翰、宗磬、宗雋等覬覦皇位,專橫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為此,他們拉幫結派,彼此爭鬥。而金兀術不為所動,靜觀其變。

直到1138年,金兀術抓住機會,協助金熙宗鏟除瞭宗磬、宗雋和撻懶集團,化解瞭金熙宗險惡的政治危機。金兀術被升為都元帥,開始掌管金國軍事大權。

1140年,他又幫助金熙宗鏟除瞭左丞相希尹勢力集團,進一步穩固瞭金國政局。宗幹死後,他得以出將入相,掌握金國軍政大權。

金兀術執政後,銳意革新,去除弊政。減舊稅三分之一,百姓得以復蘇。又令原"齊"諸軍將士解甲歸田,人情大悅。厲行文治,選拔能吏,講求財用,器重文人。頒佈新制,安定生產。

這些措施的施行,使得金熙宗時出現瞭階級矛盾緩和、生產逐步發展、社會暫時安定的局面。

四、力主議和

在宋金戰爭第一階段,金兀術是激進的的“主戰派”,當時有“兀術不死,兵革不休”的說法。但伐宋的慘重代價和嚴重挫折,讓他思想開始轉變。

金兀術早在天會八年從江南撤兵後,就開始意識到滅宋的困難和不切實際,金兀術“自江南回,初至江北,每遇親識,必相持泣下,訴以過江艱危,幾不免”。宗翰提出伐宋的建議,此時兀術卻說:“江南卑濕,今士馬困憊,糧儲未豐足,恐無成功。”

金兀術受到瞭宗翰等人的譏笑。是金兀術貪生怕死嗎?當然不是,這個我們從金兀術在戰場上的表現就能印證。金兀術此時已經覺察到瞭宋金力量的微妙變化,以後幾次宋金戰爭的失利,更印證瞭他的看法,“昔我強彼弱,今我弱彼強。所幸者,南人未知北間事耳。”(部下韓常語)

金兀術執政後,停止瞭宗翰的侵宋政策,主張以恢復舊疆為務,再定河南、陜西,伐宋渡河,畫淮為界。因此他以戰促和,並利用宋朝內部奸細,加強瞭對南宋軍事和政治攻勢。

1142年,按照金國的意圖,宋金簽訂瞭“紹興和議”。宋向金稱臣,兩國畫淮為界,宋割讓唐、鄧兩州,宋每年向金國繳納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紹興和議”的簽訂,讓金國得到瞭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這無疑是金國外交上的勝利,是金兀術為金國建樹的不世功勛。

另一方面必須承認,在宋金雙方誰都吃不掉誰的情況下,“紹興和議”結束瞭宋金長達15年的戰爭,使宋金人民免遭戰爭的苦難,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的恢復和發展。

1148年,金兀術“臨終,以堅守和好之說”。

結論

金兀術一生縱橫南北,叱吒風雲,力敵南宋六大將,為金國立下瞭汗馬功勞。後來又出將入相,力挽狂瀾,為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瞭巨大貢獻。他力主促成的“紹興和議”,從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來看,無疑也是有重大積極意義的。

在女真族心目中,金兀術是超越金國所有君主和將相的大英雄。

宋金之間的戰爭,畢竟是中華民族內部的紛爭,所以說嶽飛是英雄,金兀術也是英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