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安史之亂唐玄宗狼狽出逃,馬嵬坡下無奈逼死楊貴妃!

安史之亂唐玄宗狼狽出逃,馬嵬坡下無奈逼死楊貴妃!

時間:2020-03-05 08:06:5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馬嵬坡之變,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驛站特別知名。那就是馬嵬驛,它出名不是因為驛站本身有什麼特別之處,而是因為它和一場著名的悲劇聯系在瞭一起。756年,唐玄宗在逃難的過程中在這裡殺死瞭楊貴妃,史稱馬嵬之變。那麼,馬嵬之變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狼狽出逃

天寶十五載六月九日,潼關失守瞭。這消息唐玄宗是怎麼知道的呀?他是根據平安火知道的。平安火又是什麼東西呢?平安火其實就是烽火,在古代是傳遞軍事情報用的。自從安史之亂以後,從潼關到長安就設立瞭烽火臺,每天晚上,潼關點一把火,長安這邊就知道,今天平安無事瞭。可是,六月九日這天傍晚,潼關已經失守瞭,沒人點平安火瞭。唐玄宗翹首東望,再也看不到那熟悉的煙霧,這下子,他可真著急瞭。難道潼關丟瞭?怎麼辦呢?趕緊跟大臣商量對策吧。宰相楊國忠怎麼說?他對著群臣痛哭流涕。說:“這十年來,不斷有人報告安祿山要謀反,可是陛下就是不信,結果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可不是宰相的過錯。”一上來先把責任推給瞭玄宗。至於他自己先逼迫安祿山造反,再陷害哥舒翰出兵的事,全都一筆勾消瞭。想想唐玄宗最後就信任這樣的宰相,真是讓人嘆息。

可是,光推卸責任沒有用,接下來朝廷該怎麼做啊?這楊國忠倒是早就想好瞭。他說,陛下,事情到瞭這一步,還是暫時放棄長安,避一避風頭吧。往哪兒跑呢?往蜀地跑!為什麼到蜀地呀?首先,蜀地是楊國忠的勢力范圍。楊國忠一直擔任劍南節度使,蜀地算是他的老根據地瞭,便於控制。第二、蜀地安全。四川盆地四面環山,是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易守難攻;另外,劍南節度使也是玄宗時代的十大軍區之一,有三萬多士兵,保一方平安不成問題。第三、蜀地自古號稱天府之國,比較富裕,能夠養活一個流亡政府,而且,自從安祿山起兵打出清君側的旗號,楊國忠就派人在劍南增修城池,儲備物資,打算實在不行的話就跑到這兒來避難。沒想到現在不僅自己需要逃命,連皇帝也需要逃命瞭,那自己之前的儲備就更有先見之明瞭!楊國忠這個逃跑方案提出來,群臣是什麼反應啊?根據史書的記載,大部分官員都唯唯諾諾,什麼也說不出來。可是,就在這時候,有個低級官員說話瞭。他說:“請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傢僮子弟出軍防遏。”說話的是誰呢?監察禦史,同時也是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大敵當前,高適以一介書生,慨然提出全體動員,誓死守城,真是給天下讀書人增色!

逃跑還是守城,兩種方案擺在唐玄宗前面瞭,唐玄宗會選擇哪一個呀?要知道,守城可是需要巨大的勇氣的,換到三四十年前,也許唐玄宗還有這個勁頭,但是這時已經是天寶十五載瞭,唐玄宗的精神也早已經頹唐下來,不是當年那個拼命三郎瞭。所以,基本沒用做什麼思想鬥爭,唐玄宗就打定主意瞭,跑!怎麼跑呢?為瞭保證安全,唐玄宗先釋放瞭一個煙霧彈,聲稱要禦駕親征,把宮廷的鑰匙也都交給宦官邊令誠保管,好像皇帝真的要出征迎敵一樣。但是,就在做完這場秀之後,當天下午,唐玄宗就悄悄地從日常生活的興慶宮轉移到瞭長安城北邊的禁苑裡。到瞭禁苑,可就是禁軍駐紮的地盤瞭。晚上,唐玄宗命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重賞禁軍,挑選瞭九百匹戰馬待命。第二天,也就是天寶十五載六月十三日凌晨,蒙蒙細雨之中,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姐妹,住在宮裡的皇子、公主、妃嬪和皇孫,還有宰相楊國忠、韋見素、禦史大夫魏方進和他們的傢屬,以及高力士等等幾個親信宦官,在幾千禁軍的護衛之下,腳底抹油,順著禁苑的西門,溜瞭!

這次逃跑可是太不地道瞭。除瞭我們剛才提到的那些人,剩下的誰都沒告訴。甚至連住在宮外的皇子、公主和妃嬪也都拋棄瞭,更不要說一般大臣瞭。所以,就在六月十三日當天早晨,文武百官還像往常一樣來上朝呢,直到宮門前,也都沒看出任何不對的地方,儀仗隊整整齊齊地列隊站崗,甚至宮裡面銅壺滴漏的聲音都能聽見。但是等到宮門一打開,裡面可就全亂套瞭,隻見宮女們大呼小叫,四下亂跑,都說皇帝找不著瞭!這一下子,局勢可就亂瞭。王公大臣知道皇帝丟下他們跑瞭,也趕緊往外跑。城裡的達官貴人爭著往外跑,城外的小老百姓可是爭著往城裡跑。為什麼呀?趁亂搶金銀財寶呀。把王公貴族的宅第打劫一番還不算,有的人竟騎著驢子登上皇帝的大殿,一點王法都沒有瞭。我們不是說唐玄宗把宮禁的鑰匙都交給宦官邊令誠瞭嗎?現在皇帝跑瞭,邊令誠怎麼處理這些鑰匙啊?他把鑰匙封好,直接派人送給安祿山去瞭。這個邊令誠,也算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宦官之一瞭,半年之前,就是他進讒言,挑唆唐玄宗殺死瞭高仙芝和封常清兩員大將,現在,邊令誠居然不等安祿山來接收長安,自己先急急忙忙把鑰匙奉上,這真是莫大的諷刺。唐玄宗用人不明,在這裡就可見一斑瞭!

長安亂成一團,唐玄宗的逃難之路是否順利呢?雖然唐玄宗預先作瞭安排,但是,實際遇到的困難還是比他想象的多多瞭。他都遇到什麼困難瞭?首先就是沒飯吃。唐玄宗一行不是凌晨出發的嗎?到瞭上午九點,來到瞭咸陽望賢宮,該吃早飯瞭。本來,唐玄宗在出逃之前,是派瞭一個宦官王洛卿去打前站的。讓他告諭州縣官員,沿途安排食宿。可是到瞭望賢宮再一看,一個接駕的人也沒有。為什麼呀?原來,咸陽縣令一聽王洛卿說皇帝都逃跑瞭,幹脆,兩人一起搭夥,也跑瞭!直到中午,這頓早飯還沒吃上。沒辦法,楊國忠隻好跑到市場上,自己買瞭幾個胡餅,先給皇帝墊補墊補。可是,其他人還是沒有吃的。這時候,周圍的老百姓聽說皇帝來瞭,也都慢慢圍過來瞭,玄宗放下架子,問他們:“卿傢有飯否?不擇精粗,隻要有隻管拿來,給孩子們充饑。”百姓一看皇帝可憐成這個樣子,爭著獻上自傢的飯。普通百姓能有什麼好東西呀,飯裡頭還摻上瞭好多麥粒和豆子。我們不是講過,唐玄宗的女兒們給他獻食,一頓飯就要耗費中等人傢十傢的產業嗎?那是何等的錦衣玉食啊!如果在往常,這些王子皇孫哪裡吃得下這樣的東西啊!可是俗話說餓瞭吃糠甜如蜜,唐玄宗的小王子、小公主們餓透瞭,也顧不得挑剔瞭,爭著用手抓著吃,一會兒便吃得精光,還沒有吃飽。看到皇上落到這個份上,百姓們都忍不住哭瞭,玄宗也掩面而泣。

這時候,有個叫郭從謹的老人傢走到玄宗身邊,進言道:“祿山包藏禍心,固非一日;亦有詣闕告其謀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務延訪忠良以廣聰明,蓋為此也。臣猶記宋璟為相,數進直言,天下賴以安平。自頃以來,在廷之臣以言為諱,惟阿諛取容,是以闕門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嚴邃,區區之心,無路上達。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乎!”唐玄宗聽瞭,趕緊說:“此朕之不明,悔無所及!”如果不是落難至此,唐玄宗恐怕一輩子也看不到這樣的百姓,聽不到這樣的肺腑之言瞭!

離開咸陽繼續往西走,十三日半夜,唐玄宗一行走到金城縣瞭。金城本來叫始平,當年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吐蕃和親,在這裡送行,才改名叫金城的。金城縣的情況還不如咸陽縣呢。咸陽僅僅是縣令逃走瞭,金城不光是縣令逃走瞭,連老百姓也逃瞭個差不多。玄宗一行人來到驛站,驛卒也逃走瞭,驛中連一盞燈都沒有。這時候,玄宗他們已經走瞭整整一天瞭,人困馬乏,黑燈瞎火,誰還管什麼尊卑貴賤啊,橫七豎八躺瞭一地。皇帝的尊嚴、宰相的權威、貴妃的嬌貴,在這樣的情況下全都蕩然無存。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