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都不想去冷宮 太監為什麼都搶著去後宮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太監和冷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古以來,皇室就不是一個和諧之地,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充滿瞭爭鬥,充滿瞭爾虞我詐。前朝有官員為瞭加官進爵而爭鬥,有皇子為瞭皇位而爭鬥,後宮有妃嬪為瞭皇帝的寵愛而爭鬥,有為瞭讓自己兒子成為太子而爭鬥... ...諸多的爭鬥,讓皇室雞犬不寧。
俗話說,傢和萬事興,但是,在皇室這句話太難,尤其是皇帝的後宮,妃嬪在得寵的時候,那是何等的榮耀,但在失寵的時候,便要在宮中孤獨終老,這又是何等的淒涼。不過,這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被皇帝打入到冷宮之中。這個為瞭皇傢顏面,專門安置她們的地方。

近幾年,屏幕中出現瞭諸多的宮鬥劇,皇帝的妃嬪為瞭爭奪皇帝的寵愛,爭得是你死我活。而最冷酷的,莫過於被打入冷宮。冷宮對於妃嬪來說,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方,也是妃嬪們最不想待的地方。甚至,在後宮之中一有人說到冷宮,那就是談之色變。
那麼,故宮的“冷宮”在哪裡?
並無定所,“冷宮”無固定地址,凡是關禁嬪妃的地方,便俗稱“冷宮”。根據一些文獻記載,明、清時代被作為“冷宮”的地方有好幾處。
明代萬歷皇帝,王恭妃受萬歷皇帝冷落被幽禁在東西六宮中最偏僻的景陽宮。明末天啟皇帝時,成妃李氏得罪瞭權勢赫赫的太監魏忠賢,被由長春宮趕到禦園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後被幽居乾西的,還有定妃、嬪、恪嬪三人。光緒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據說關在景祺閣北邊北三所(現坍毀),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邊的山門裡。

然而,卻有一批人,非常熱衷於到冷宮之中當差,他們就是皇宮之中的一批特殊人群——太監。
在滿是皇室貴族的皇宮之中,太監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不僅如此,還要看自己的運氣是不是夠好,要是運氣不夠好,怎麼丟掉小命都不知道。他們伺候的那些皇子公主,要是一帆風順,或者是地位越來越高,那他們自然是跟著沾著光,在宮中的日子也會好過得多。
可是,他們伺候的這些皇子公主,如果,再出點兒什麼意外,第一個遭殃的可就是他們瞭。畢竟,皇子公主才是皇帝的心頭肉,伺候的人又算什麼呢?在皇宮之中長大的皇子公主,他們從小嬌生慣養,自然是不好伺候的,可是,皇後妃子也未必就是省油的燈。
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但皇帝卻隻有一個,狼多肉少,肯定免不瞭一番爭風吃醋。後宮妃子們為瞭在皇帝面前爭寵,明爭暗鬥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更有甚者,後宮的妃子們,有時為瞭得到皇帝的寵愛,也不免把手下的奴才拉下水。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就是某某妃子與某某妃子,為瞭能夠得到皇帝的寵幸,指使手下的太監或者婢女,去幹一些害人的事,最後事跡敗露,妃子高高在上,不想承受懲罰,可是,奴才就不一樣瞭,他們本來就是身份低微之人,被自己的主子一推,就出去頂瞭罪。
有時候,受點皮肉之苦還是好事,總比把小命丟瞭好。如果,主子不高興瞭,動輒對他們打罵,而他們還要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少說話多做事,是太監們在皇宮裡生存下去的不二法則。可見,太監們想要在皇宮之中生存下來,也是一件非常艱難之事。
眾所周知,進宮做太監的,一般都是出身貧苦傢庭,不得已才進宮做瞭太監,隻想著自己能獲得一些個榮華富貴。
但冷宮,這種妃嬪最不想去的地方,為什麼卻成瞭太監所爭之地?

自古,冷宮就是一個陰森潮濕的地方,住在這個地方,精神都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作為皇帝的妃嬪,肯定是不想到冷宮去的。不過,在太監們看來,這裡卻是一個不錯的去處。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太監願意去冷宮中當差與銀子有很大的關系。太監是生活在皇宮最下層的群體,為瞭在皇宮裡活下去,打好人際關系,請一些大人物關照,自然是少不瞭的。不過,僅僅憑借他們微薄的月供,卻遠遠不夠。此外,他們還靠妃子、皇子公主們的賞賜填滿荷包。
可是,在這些人身邊當差,生死未卜,也不是個穩妥的法子。冷宮呢?那些妃子得不到皇帝的寵幸,自然就千方百計地想要皇帝回心轉意,自己有朝一日重得聖寵。
可是,身處冷宮的妃嬪怎麼才能見到皇帝呢?

於是,太監們的價值就體現出來瞭,這些生活在冷宮中的妃嬪,她們還有著許多的金銀財寶,隨便一件首飾賞賜給太監都可以換個好價錢。想要太監幫忙,空手套白狼可是不行的,這些妃嬪就隻能用財寶來換取皇帝的信息。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妃嬪,她們雖然身處冷宮,但是,卻十分掛念自己的傢人,希望皇帝可以對自己的傢人好點。於是,她們就會拜托太監將那些珠寶帶給她們的傢人,但是,太監做與不做,就是另一回事瞭,這其中的絕大部分可能都進到瞭太監自己的腰包。
畢竟,冷宮中的妃子,又怎麼會知道太監有沒有把托付的東西,交給自己的傢人呢?
就這樣,一來二去太監就會撈到很多的好處。況且,此時的這些妃子,早已經沒有瞭地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去伺候,更不用擔心這些妃子可能要瞭他們的小命。於是,這些太監們在後宮中生存下去的概率,就大瞭些。

太監在別處當差,少不瞭被主子使喚。可是,冷宮不同,那些被打入冷宮的妃子,怎麼還能使喚得瞭太監呢?想要太監幫她們做事,不僅少不瞭他們的好處,還要給他們笑臉,所以,大多數時候,這些在冷宮裡當差的太監,都是比較清閑的。
既有不錯的經濟收益,還能悠閑地活著,也不用過的卑躬屈膝,活的小心翼翼。對於生活在皇宮之中的太監來說,冷宮之中的差事真的算得上是一份美差。所以,也不難理解太監們為什麼會這樣爭先恐後地搶著去冷宮裡當差瞭。
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不一樣的社會群體,站的角度不同,做出選擇也就不同。畢竟,鞋子合不合腳,隻有腳知道,水涼不涼,隻有自己喝瞭才知道。
參考資料:
【《周禮》、《明夷待訪錄》、《北京故宮未解之迷:冷宮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