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繼承趙匡胤皇位之後 趙光義是怎麼對待大哥的妻兒的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趙光義當皇帝之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前言: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為人仁慈。他橫袍加身篡奪瞭後周江山後,並末加害後周皇室遺族,相反對他們盡力保持,並給予優厚待遇。他甚至在太廟中立下碑文,要子孫後代對後周室全面保護,有罪不加,若有謀逆隻可在室中令其自盡,不得斬於市等等。應該說,這種做法是仁慈的。
但是,這一良好做法卻沒有得到繼承。他的弟弟繼承瞭他的皇帝位後,對他的妻子兒女,開始時為安撫人心還算厚道,但不久後卻是另一番情況。趙光義是怎樣對待趙匡胤的妻子兒女的呢?他為何要這樣做?讓我們來品味其中的歷史吧。

趙匡胤是仁慈的皇帝
趙光義是怎樣得到皇位的
公元976年10月19日(農歷,新歷應該是11月14號),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召他弟弟趙光義進宮與他喝酒。結果到凌晨,趙匡胤突然死瞭。這一死亡十分離奇。因為趙匡胤常年打仗,行伍出身,身段健康。且時他隻有50歲,仍屬於盛年,不會因喝點小酒就死去。因此,歷史上對他的死,大多認為與趙光義脫不開關系。在同期的記載《湘山野錄》中,有“燭影斧聲”的描述,認為趙匡胤實是被趙光義所殺。近代史學傢也持有同樣的觀點。
因此,這趙光義是個心狠之人。這在後來他對待其嫂子及侄子上,也能看得出來。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宣佈,他的哥哥已將皇位傳給瞭他。因此,兩天後他登基繼位,史稱宋太宗。
趙光義的皇位得到得十分蹊蹺,且理由不能為世人所接受。這一點,他的心裡應該是清楚的。為瞭安撫眾人,讓帝位穩固,剛登基後,他對趙匡胤的妻子兒女們是厚待的。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趙光義帝位來路備受猜疑
初步待遇
同年10月21日,趙光義即位。此時趙匡胤活著的兒女,兒子有兩個,分別是趙德昭及趙德芳,有三個女兒。他封趙德昭為節度使加封武功郡王(在趙匡胤時代,為培養趙德昭,並末對他封王)。同時封趙德芳也為節度使。趙匡胤的三個女兒都為國公主。這二子三女,和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的兒女們,都被稱為皇子皇女。
趙匡胤共有三任皇後,前兩任早已離世,當時隻有孝章皇後宋氏還在。宋氏生於952年,趙光義上臺時才24周歲,年輕貌美。趙光義封她為開寶皇後。
由上述歷史,我們看到趙光義剛上臺時後趙匡胤的妻子及二男三女五個兒女都還算是善待的,並未為難他們。如果歷史就這樣定格,那麼後世之人也會贊揚他。但後面的情況發生瞭變化。

孝章皇後宋氏溫柔善良
孝章皇後宋氏的遭遇
孝章皇後是後漢永寧公主的女兒,貌美而賢良,性情溫和。在嫁給趙匡胤為妻後,對他極為溫順,服侍也很好,趙匡胤對她的感情也很深。她也因此受到眾人的尊重。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見她。她知道事情已無法改變,自己兒子們的命都在趙光義手上,因此對他哭泣著說:“我和兒女的命都在您的手上瞭。”趙光義此時假惺惺地表示:“無憂也”。意思是說,你們都能好好地活著。
趙光義登基一年後,就開始對孝章皇後宋氏動手瞭。他讓她遷到瞭西宮。這裡的條件比她原來的宮室差瞭不少。在這裡住瞭幾年,於公元987年,又讓她搬到瞭東宮。這裡的東宮,可不是後來影視上看到的統領六宮的東宮,而是條件更差的宮室。
在這種條件下,宋皇後憂鬱難耐,最終病倒瞭。公元995年,她死於自己的寢宮。她去世後,趙光義並不把她當嫂嫂看待,不為他穿喪服,所有禮義完全達不到前朝皇後的規格。當時有大臣為此抱不平,立即被趙光義貶官逐離朝堂。
宋氏的遭遇,體現瞭趙光義的心腸十分窄小。

孝章皇後宋氏憂鬱成疾,早早病逝
趙匡胤兩個兒子們的遭遇
趙光義登基時,趙匡胤活著的子女有二男三女。其中,老大和老三已死。趙德昭排名老二。
趙光義登基三年後,領兵攻打遼國幽州。有一次軍中混亂,趙光義被保護瞭起來,軍隊找不到他。於是,有人趁機要推趙德昭上位取代趙光義當皇帝。
攻打遼國最終失敗,趙光義領兵回到京城。過瞭很久,他都不為有功之臣封賞。趙德昭因此替眾人去討賞。結果被趙光義訓斥瞭一頓。據《宋史》記載,趙德昭當晚因此自殺。
趙德昭這一死法,其離奇程度不亞於趙匡胤當初喝酒後的奇怪死亡。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史學傢對此認為,這同樣與趙光義脫不開關系。
趙光義登基五年後,當時年僅23歲的趙德芳也離奇病死瞭。這趙德芳當時正值年輕,且也受長期行伍的鍛煉,一病就死。這顯然也不符合正常情況。在《宋史》上,對他的死隻有三個字,即:“寢疾薨”。這三個字的意思是在寢室中得瞭病就死瞭。這也死得太簡單瞭。對此,史學傢同樣認為是有人做瞭手腳瞭。
至此,趙匡胤的所有兒子都死光瞭,時間在趙光義登基後不超過五年。他們死亡後,對趙光義的威脅不存在瞭。而之後公元995年,孝章皇後死亡後,趙匡胤的影響被全部清除完成,再也沒有前朝對趙光義構成的威脅存在瞭。

趙德昭與趙德芳先後離奇死亡
結語
對趙光義有威脅的人先後莫名死亡。他們的死與趙匡胤的死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離奇。沒有人親眼看到是趙光義親自動手或派人暗殺,但都死得不明不白。這種操作手段都一樣,過程可能不同,便結果一樣。因此,沒有人能直接拿得出證據去指責趙光義。而他的江山,就在這處不明不白中穩定住瞭。
如果說趙匡胤及其兩個兒子的死亡雖然離奇,但沒有直接證據表明是趙光義下的黑手,人們尚不能對他的品種過多地指責。但孝章皇後宋氏的遭遇,就明顯地表明瞭趙光義的為人是十分陰暗的。
他不僅對其嫂苛刻,不斷降低她居住的環境,且在她死後對她極不尊重。甚至有大臣對此表示反對時,還被他所懲罰。這一事件說明,趙光義心裡並無親情,這樣的人為奪皇位,殺兄殺侄子,並不奇怪。這也反推瞭他們的死,與趙光義存在極大關聯的可能性。
從這一歷史上,筆者認為,這是後世人們的一個反面教材。如果為瞭權力利益就什麼都幹得出來,那麼社會就會充滿陰暗面。我們應該鼓勵正能量,用善心對待人和事,這會就會更和諧,也能更好地發展。

趙光義成瞭最後的贏傢
參考資料:
《宋史》
《湘山野錄》
《續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