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司馬懿真的沒看到諸葛亮的空城計?

揭秘:司馬懿真的沒看到諸葛亮的空城計?

時間:2020-03-05 11:41:2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司馬懿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提到三國,在那個英雄群起、狼煙彌漫的年代,不知道各位看官能想起哪些英雄呢?是桃園三結義的劉關張?還是魏國獨眼梟雄夏侯惇?總之是英雄眾多、不勝枚舉。三國時期的歷史相信很多朋友還是通過《三國演義》瞭解相對較多,裡面有很多典故流傳至今,包括一些膾炙人口的成語或名句,書中的 “三十六計”更是被人津津樂道,有名的“空城計”正是其中之一,內容所描述的是魏蜀兩國軍師之間的“博弈”, 司馬懿當真看不透諸葛亮的空城計嗎?有史學傢曰:非也,隻因他看得太透!

三國時期戰亂不斷,諸侯割據,但凡有一點本事的人,都會想占個山頭稱王,成氣候的各路梟雄更是不斷吞並“小勢力”,擴大自己的城池,最終成為魏蜀吳各占一方的新格局。而在這期間,魏國、蜀國、吳國都想盡辦法拉攏人才,在戰爭年代最為稀缺的就是英勇善戰的武將和足智多謀的文官,由此也引出瞭不少流傳千古的典故,其中“三顧茅廬”就是劉皇叔請諸葛亮出山的名段子。

諸葛亮為劉皇叔、為蜀國可真是鞠躬盡瘁,從一個城池沒有,到搶占荊州,最後與魏、吳兩國形成各占一方的局面,從中立下瞭汗馬功勞。諸葛亮利用曹操的多疑,先占瞭一個又一個的先機,直到司馬懿的出現,才終於有人和他“棋逢對手”!最有名的“空城計”就是兩位軍師之間最直接的“博弈”,最後司馬懿退軍,以諸葛亮險勝而告終,任誰都會為之捏一把汗!但司馬懿這個大軍師沒有看出破綻嗎?

諸葛亮的才智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他輔佐下的蜀國也越來越強大,但遇到司馬懿這個對手,幾次交鋒各有勝負,當他意識到司馬懿的能力不可小覷的時候,便使用瞭反間計,讓司馬懿得不到重用,甚至險些被殺。在司馬懿被貶期間,諸葛亮又占瞭上風,魏國無奈隻得又請出司馬懿,並且司馬懿也很爭氣,搶奪回來很多城池。

在司馬懿打算攻占西城時,諸葛亮已經把兵都派出攻城略地,自己卻是無兵可用,便上演瞭一出“空城計”,當司馬懿看到諸葛亮悠然自得在城頭撫琴,城下有人在旁若無人清掃衛生時,司馬懿認為有埋伏而退軍。

這一局諸葛亮看似險勝,但實際上司馬懿真的看不出破綻嗎?以司馬懿的才智其實早已看透其中的計謀,但司馬懿作為一個死裡逃生、屢遭被貶的過來人,自然不會就此殺瞭諸葛亮,沒有瞭諸葛亮,自己也就沒有什麼用處瞭,那時候司馬懿就知道“卸磨殺驢”的道理,所以,就放瞭諸葛亮一馬,以此延續司馬傢族的權威。

可以說司馬懿是諸葛亮最為強勁的對手,雖然當初周郎放言“即生瑜、何生亮?”,但畢竟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而司馬懿則以其內斂的才智,進退拿捏得當,這也是為司馬傢族最後得天下打下瞭堅實的“基礎”。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是非常值得稱頌的,這樣足智多謀的人才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