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被逼反投匈奴的一代名將李陵!誰說他的選擇是錯的?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李陵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忠君愛國歷來是被人稱頌的一項品德,尤其是在將領身上,這一品質尤為重要。細數史上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李牧、衛青、霍去病、戚繼光等等,他們都在抵禦外族侵略中立下赫赫戰功,對國傢功不可沒,對君主至死不渝,靠著滿腔熱血名垂青史。
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物比較特別,從他的祖父開始,傢人都是漢朝的名將,傢族顯赫根正苗紅,但是他卻投降瞭匈奴,娶瞭單於女兒,最後在匈奴之地去世,此人就是李廣的孫子——李陵。

老板是漢武帝:始終出不瞭頭的李傢
漢武帝時期,人才輩出,名將輩出,李廣也是其中一位出眾的將領。雖然李廣威武一世,但是他的人生卻是以悲劇收場的,“李廣難封”四個字就是他一生的最好概括。
漠北之戰中,花甲之年的李廣奉命帶兵切斷匈奴單於的退路。可惜上瞭年紀的他在大漠中迷失瞭方向,沒能及時趕到戰場,被單於逃走瞭,羞憤異常的李廣不願意接受被人審問的下場,悍然拔劍自刎,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李廣的去世,並不代表李傢的不幸就此結束,相反,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李廣去世時,長子和次子均已去世,隻剩下一個最小的兒子李敢。
父親和兩個哥哥都去世瞭,沒有人告訴李敢日後該如何在朝廷為人處事,於是李敢沖動地打傷瞭派父親去截斷單於退路的衛青。衛青體諒李敢幼年失怙,沒有聲張,不料此事被霍去病記在瞭心裡。
不久,霍去病借皇帝狩獵的機會殺瞭李敢。彼時的霍去病正得寵,漢武帝對他非常偏愛。於是李敢就這樣“被鹿撞死瞭”。

遺腹子李陵:榮耀的前半生
李廣的長子李當戶,有個遺腹子叫李陵,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還未出生時,李當戶就去世瞭,比李廣走得還早。好在李陵很爭氣,他從雜事郎官做起,一路走上瞭羽林軍長官騎都尉的位置。
李陵雖然沒有跟隨祖父一起上過戰場,但是遺傳真的是一個玄妙的存在。李陵和他祖父一樣,驍勇善戰;在為人處事上,李陵謙虛低調又大方,口碑很好。
時間到瞭天漢二年,漢武帝的小舅子李廣利,帶兵攻打匈奴右賢王。漢武帝命令李陵給李廣利大軍運送糧草,李陵不甘心做一個小小的糧草押送官,便在漢武帝面前立誓,自己願意隻率五千步兵,攻打單於。

李陵沒有想到,這次的出征,成瞭他最後一次為漢朝效力。在浚稽山中,李陵遭遇瞭單於軍隊的主力,雙方血戰瞭八天,兵力懸殊加上內賊的出賣,李陵最終選擇瞭下馬投降。
俘虜李陵:為自己而活的後半生
得知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後,隻有司馬遷站出來為李陵求情。結局你們也知道瞭,司馬遷被處以腐刑,朝中無人再敢替李陵說話。
緩過勁的漢武帝開始意識到,自己一沒有給李陵足夠的兵力,二沒有給他足夠的糧草,李陵的失敗情有可原,或許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李陵可能是詐降。
被漢武帝派去接李陵公孫敖回來說,李陵在替匈奴人練兵對付漢朝,制造瞭李陵在漢朝最大的一場冤案。漢武帝一怒之下將李陵夷滅三族,李陵回歸漢朝的路就這樣斬斷瞭。

漢武帝去世後,繼位的漢昭帝不知出於什麼心理,也派人去匈奴接李陵。此時的李陵已在匈奴娶妻生子,他把自己歸於匈奴人,不願再回漢朝。公元前74年,年事已高的李陵在匈奴病死。
縱觀李陵的一生,著實是個悲劇。他第一次正式意義上帶兵出征,卻被想捧紅小舅子的漢武帝狠狠坑瞭一把,無奈詐降匈奴;他在匈奴忍辱負重,以期“報恩於國主耳”,公孫敖卻傳信回漢朝說他給匈奴人練兵,導致全傢都被漢武帝砍瞭。最後他娶瞭單於的女兒,成瞭匈奴的實力派,老瞭以後病逝在匈奴,也算是善終瞭。

至於李陵對漢朝的態度,其實他本人對漢朝看得非常透徹,蘇武曾勸他“漢與功臣不薄”,但是看著堅持幾十年不變節的蘇武,最終落得個自己白發蒼蒼、老母親去世、妻子改嫁的淒慘下場,皇帝卻隻給瞭一個兩千石的典屬國,連半點封地都沒有,看著這令人心寒的前車之鑒,李陵對漢朝也是不抱幻想。朝廷有朝廷的考量和態度,李陵也有自己的眼界和選擇,不是很對,也不符合那個年代的價值觀,但是很符合李陵的心,這就夠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