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上慈禧有什麼作為?左宗棠能收復邊疆離不開她的支持?

歷史上慈禧有什麼作為?左宗棠能收復邊疆離不開她的支持?

時間:2020-03-06 08:16:15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慈禧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清朝來到後期,在慈禧太後執政下,外憂內患。對西方的侵略者的鬥爭中,一直處於劣勢,幾乎一直處於被動狀態。可是在這期間,還有有一場漂亮的大勝仗,為中國保住瞭100多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這場戰爭大傢都知道,那就是左宗棠收復新疆。左宗棠功不可沒,可是作為幕後的老大慈禧太後,充當什麼角色。

慈禧太後第二次垂簾聽政的時候,中國邊疆出現瞭巨大的危機。這個時候的大清朝,就像一個篩子一樣,到處都是窟窿,哪裡都需要去堵。

這裡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西方列強,從海上不斷進入中國,因此“海防”成為一個大問題,另一個方面陸地的邊疆,也出現瞭入侵,我們稱之為“塞防”。

可是在中國邊疆版圖問題上,這個時期的慈禧太後,態度還是十分堅決的,絕對不允許列強強占。

時間來到,同治四年,中亞地區浩罕國,趁著新疆地區發生起義之時,率領大軍直接占領瞭新疆,隨後英國、俄國也想通過這個政權,把新疆從中國分裂出去。

與此同時,中國的東南沿海,也面臨巨大的問題,海防薄弱,眾多的西方列強,從海陸逐漸地進入中國。

當時的清政府,表面看起來十分強大,可以已經是敗絮其中。全國的力量加起來,隻能解決一個問題,那麼是解決東南沿海、還是西南邊陲新疆,成為也一個艱難的選擇,很顯然慈禧最後的決定,至關重要。

在選擇“海防”還是“塞防”上,大清朝廷之內,也產生的分歧。洋務大臣李鴻章,上書堅持進行“海防”,而遠在陜甘地區,平叛的左宗棠,堅持“塞防”,上書陳述,新疆自古物產豐富,戰略地位極其的重要,要趁著俄國、英國,還沒有完全介入之前,趁機收復新疆。

兩位重臣,提出的意見完全不同。然而慈禧太後,經過慎重的分析,左右衡量之後,感覺左宗棠一直在西北用兵,對西北、西南地區的形勢,瞭解得比較透徹,因此感覺左宗棠的建議,比較符合實際。

從這裡可以看出,慈禧並不是迂腐無能,反而考慮得很深遠,對左宗棠的信任,也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新疆面積有多大,對中國有多重要,如果失去這塊領土,慈禧必定會頂上千古罵名,另外對於海防來說,也不太實際。

於是光緒元年,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直接處理新疆事務。

左宗棠這個人,並沒有什麼功名,或者顯赫的背景,所有的一切都是靠雙手,一點一點的打出來,逐漸的被慈禧提拔信任。

有慈禧的支持,籌備工作十分的順利,光緒二年二月,左宗棠率領大軍,直接攻打烏魯木齊。經過六個月的努力,左宗棠收復烏魯木齊,到十一月的時候,收復天山北路,於是乘勝追擊,兵分三路,追擊俄國軍隊,到光緒四年,除瞭伊利地區,收復瞭新疆全境。

小編認為,左宗棠收復新疆,最大的功臣應該是——慈禧。

如果沒有慈禧,在財力、人力、物力的支持,左宗棠是完不成這項創舉的。

其實慈禧,在邊疆的問題上,還有其他的表現。

日本侵占琉球,慈禧沒什麼作為,可是入侵臺灣之時,慈禧下令劉銘傳,堅決抵抗,誓死維護,日本才沒有得逞。

法國經過越南,入侵雲南,慈禧暗中資助黑旗軍,直接宣佈對法戰爭,承認法國在越南的權益,可是絕不割地賠款,《中法條約》對中國的損害十分的輕微。

甲午戰爭之初,慈禧一直都是主戰派,最後調停,隻是無能為力,簽訂條約維持朝廷顏面而已。

評價一個人,並不能隻看一面。大傢對慈禧的眾多誤解,其實隻是有心人極力的把缺點,錯誤,人為的放大而已。一些小細節,引不起轟動,起不瞭影響,被掩藏在歷史文獻之中。

試想一下,誰甘心把自己的領土,自己的錢財,自己的國傢,拱手讓給別人。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