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中水井有七十多口卻沒有人敢喝 這水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對故宮水井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1925年10月10日成立故宮博物院,這個故宮的名字才逐漸取代瞭紫禁城,一個故字就說明瞭封建專制皇權的滅亡,故宮就是過去的皇宮的意思。那麼故宮裡的水井有七十多口,但是沒人敢喝裡面的水,這是為什麼?

皇帝在皇宮裡唯我獨尊,朝廷裡的大臣每天伺候著,那叫“伴君如伴虎”,說不定哪天就被殺瞭。從明朝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工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成,歷時14年。
從建成到辛亥革命的1911年,推翻帝制,將近500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一共有明清兩朝24位皇帝在這裡生活,有多少大臣戰戰兢兢的在這裡送走瞭青春,走進瞭暮年?又有多少青春年少的宮女,在這裡臨風灑淚,對月傷懷?又有多少陰謀詭計、血腥殺戮在這裡上演?從建成之日,這裡就成瞭一個充滿鬥爭與毀滅的地方。
為瞭爭奪權勢,為瞭爭寵上位,無所不用其極,這裡是名利場這裡也是戰場,為瞭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可以用。水井也成瞭一種武器,把毒藥投進競爭對手的井裡就是最好的殺人手段,殺人於無形,而且很難破案。肯定有人因為喝瞭井水而死,所以就沒有人敢喝井裡的水瞭。這是自我保護。
除瞭消滅敵人,這些井也是自我毀滅的選擇。那些在深宮之中不堪人身壓迫與凌辱的宮女或者太監,實在活不下去又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井自殺就成瞭最後的選擇。這樣的井水誰還敢喝?
從明朝的奪門之變,到梃擊、紅丸、移宮這明朝三大奇案,再到清朝的辛酉政變,都發生在這裡。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太後慌忙逃跑,臨走還不忘殺死珍妃,如何殺?就是下令太監把珍妃投入井中。一年以後,回到紫禁城慈禧才把珍妃的屍體打撈出來。這樣的水井裡的水的確再沒有人敢喝瞭。

那水井裡的水幹什麼用呢?先來看一下這宮殿的規模和材質,整個宮殿占地72萬平方米,30萬民工歷時14年修建完成,傳說殿宇宮室共計9999間半,有“殿宇之海”的稱謂。一條中軸線縱貫故宮,這條中軸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
宮殿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主要建築包括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兩側分佈著文華殿和武英殿,以和為中心命名大殿,取的是中國的和文化;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道德經》講“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又叫乾,地又叫坤,所以就有瞭乾清宮和坤寧宮,乾坤又指代男女,皇帝和皇後分別居住這兩個宮。
天地交泰萬物生發,交泰殿就是國傢興旺的意思。註意這麼大的建築都是用木材建造的,這就要小心防火。
於是故宮的水井就成瞭消防設施,一旦發生火災,立即取水滅火,而且故宮的城墻邊上都有大銅缸,平時盛滿清水,用的就是井水。

故宮裡的人都不喝井水,那喝哪裡的水呀?頤和園西邊有一座玉泉山,那裡有活泉流水,乾隆皇帝封那裡的泉水為“天下第一泉”,皇帝就用那裡的水,每天早晨城門一開,第一批進城的就是送水車,給皇宮送來甘甜的玉泉山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