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曾是戰國七雄之一,是什麼時候開始推出強國之列的?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戰國時期楚國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哦~
楚國,這是一個幾乎與周王室同歲的諸侯國。進入春秋時期後,因周天子的王權日益衰微,加上不滿周王室的分封,楚國國君選擇自立為王,以示反抗,從此之後,楚國經過瞭幾十年的發展,成為瞭春秋時期的一流強國,曾力抗晉國、秦國、齊國而不落下風。到瞭春秋晚期的時候,因楚國數代楚君耽於享樂,使得國力衰微,以至於進入戰國時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楚國處處被動挨打。
公元前386年,吳起入楚,當時的楚王是那位銳意改革,但又苦於無良臣輔佐的楚悼王。楚悼王得知吳起入楚的消息後,禮賢下士,以國賓之禮接待吳起,並且將其任命為楚國令尹(相當於後來各國的相國、丞相),開始瞭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變法。
楚悼王死後,他的次子楚宣王、孫子楚威王(中間還有個楚悼王的長子楚肅王,沒啥拿得出手的政績,就不多敘述瞭)勵精圖治,創造瞭一個專屬於楚國的盛世——宣威盛世,使得楚國重歸強國之列。
可是,為什麼楚國會在楚威王之子楚懷王熊槐的手中盛極而衰,以至於滑入瞭滅亡的深淵呢?
這一切都離不開楚懷王時期在兩場戰役中的失敗!

01秦楚丹陽、藍田之戰自秦孝公進行商鞅變法之後,秦國國力迅速提升,隨後商鞅又率領秦國新軍在河西之地一舉殲滅瞭魏國大軍,使得國威遠揚,仿佛在告訴天下人:那個曾經的西陲霸主又回來瞭。
秦惠文王即位之後,秦國東出崤函,力挫韓魏,隨後又南下巴蜀,將巴蜀之地納入瞭秦國的版圖之中,對楚國形成瞭壓迫之勢。楚懷王迫於壓力,選擇與齊國結成堅實的同盟,共同抗擊虎狼之秦,這一場大戰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爆發的。
公元前312年,秦相張儀出使楚國,向楚懷王“許諾”,隻要楚國與齊國斷交,秦國願意割讓六百裡商於之地給楚國,楚懷王不顧屈原等人的勸諫,選擇相信張儀,不僅遣使與齊國斷交,後來更是派人前往齊國朝堂之上大罵齊宣王,使得齊楚兩國斷交。楚懷王向秦惠文王討要六百裡商於之地,張儀卻說他隻答應瞭六裡地,並沒有說六百裡。

楚懷王怒不可遏,再度不顧屈原等人的勸諫,調集大軍兵分兩路氣勢洶洶地殺向秦國。而此時的秦惠文王早已準備妥當,以大將魏章、公子華率軍將楚將屈丐率領的楚軍主力擋在瞭丹陽,又派遣異母弟嚴君疾率軍給予楚將景翠率領的楚軍迎頭痛擊。嚴君疾在擊敗景翠之後,率軍與魏章會合,圍殲瞭楚國大將屈丐率領的楚國主力,俘虜瞭屈丐在內的楚國七十餘名將領。
此時,齊國聯合宋國大舉進攻秦國的盟國魏國,秦惠文王誤判形勢,將秦軍主力調往魏國戰場,給瞭不甘失敗的楚懷王一個絕佳的復仇機會。
不久,楚懷王調集傾國之兵,由大將景翠率領,直撲武關,想要趁秦軍主力不在國內的時候,攻破武關,直取咸陽。戰爭前期的確如楚懷王期望的那樣,因為秦軍主力遠在魏國與齊宋聯軍交戰,國內兵力空虛,景翠大軍不僅在短時間內攻破瞭武關,更是打到瞭秦國腹地、距離咸陽不到百裡的重鎮藍田。
得知此消息後,各地守將紛紛率軍救援咸陽,那位被譽為“大秦戰神”的公子華便就是在率軍馳援咸陽的途中,力戰而亡。嚴君疾急忙率領秦軍主力率軍猛攻齊宋聯軍,一時之間齊宋聯軍招架不住,一路潰敗,嚴君疾率軍回援咸陽,而韓魏聯軍則是攻占楚國重鎮召陵,直逼鄧城。此時因秦國軍民一心,楚軍寸步難進,而且韓魏聯軍即將切斷楚軍退路,秦軍主力又在星夜馳援國內的途中,楚懷王無奈之下,下令景翠率軍折返,遣使與秦國求和,史稱“秦楚丹陽、藍田之戰”。
丹陽、藍田之戰,秦國取得瞭楚國的漢中之地,將關中與巴蜀連接起來,掌握瞭對楚國軍事行動的主動權。而且,在這一戰中,楚國不僅丟掉瞭漢中這一威脅秦國關中,拱衛鄢郢之地的重地,而且丟掉瞭對秦作戰的信心,從這之後,楚國幾乎是遇秦必敗……

02垂沙之戰公元前306年,秦武王在周王畿洛邑扛鼎,絕臏而亡,在趙武靈王的強勢幹涉下,秦國質燕公子嬴稷得以回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之時,因此前秦惠文王、秦武王父子屢屢東出崤函,攻打韓魏兩國,使得韓魏兩國倒向齊國,而齊宣王不計前嫌,再度與楚國結盟,形成瞭四國合縱之勢。
公元前305年,秦宣太後為瞭緩和在“秦楚丹陽、藍田之戰”後,秦楚兩國的關系,也為瞭瓦解四國合縱,放下身段,主動與楚懷王聯姻,迎娶楚懷王公主,立為秦昭襄王王後,並且主動歸還瞭上庸,與楚國達成同盟。
公元前303年,齊宣王以楚國毀約為由,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打楚國,遭遇瞭丹陽、藍田慘敗之後的楚國,已然不復當年的強盛,招架不住三國聯軍,楚懷王以太子橫質秦為代價,換來瞭秦國的援手。齊宣王見秦國幹涉,為瞭避免與秦國大戰,主動退兵,自此,秦楚兩國進入瞭蜜月期。
可是,好景不長,楚太子橫在咸陽與秦國大夫發生械鬥,殺死瞭秦國大夫,隨後又逃回瞭楚國。

秦昭襄王君臣怒不可遏,遣使質問楚懷王,楚懷王在處理這一問題上舉棋不定,非但沒有解決這一沖突,反而使得秦楚聯盟破裂。
公元前301年,秦昭襄王與齊閔王相約,派兵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攻打楚國。秦昭襄王因顧及母親秦宣太後的母國情結,隻是出兵教訓瞭楚國一番便與楚軍形成對峙之勢,並未大舉進攻;另一邊,齊閔王糾集瞭韓魏兩國,共同出兵攻打楚國,與楚國上將軍唐眜率領的楚軍主力在垂沙交戰,後因唐眜輕敵,導致瞭楚國主力全軍覆沒,唐眜死於亂軍之中。
此時,楚國百姓因不滿楚懷王的執政,發動瞭叛亂,叛軍一度攻陷瞭楚國國都郢城。楚懷王迫於形勢,一面向秦國請罪,一面向齊國割地稱臣,這才換來瞭雙方撤軍,楚懷王得以調集兵力鎮壓叛亂。
經此一役後,楚國險些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國力江河日下,從此退出強國之列,成為瞭七雄之中打醬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