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李世民又會打江山又會做皇帝,李世民的軍事能力有多強?

李世民又會打江山又會做皇帝,李世民的軍事能力有多強?

時間:2020-03-07 08:10:4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李世民的軍事能力有多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李世明作為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明君,更是開創瞭貞觀之治這樣的盛世。身為帝王,他有察納雅言、包容並包的胸襟。更重要的是,由於他本人的貢獻讓大唐帝國成為瞭中國古代盛世的一座高峰,漢唐也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人們在回顧大唐的卓越成就時,總不會忘瞭李世民在政治上的貢獻。可是,他的軍事水平相較於政治能力也毫不遜色。

隻是因為後來他登基為帝,人們在稱贊他政治才能的同時,卻忘瞭他的軍事才能。因為在大唐王朝建立之初,李淵起兵時,李世民的身份可是輔助他打下大唐江山的肱股之臣。其軍事之才,就算和歷代的帝王相比,都毫不遜色。隻不過,後來他登基為帝,作為帝王的光芒太過於耀眼,人們的目光焦點因此轉移,忽視瞭他的赫赫戰功。

晉陽起兵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李世民在大唐建立之初的高光時刻。公615年,隋煬帝倒黴催的被突厥人給圍住瞭,當時前往救援的部隊裡,就有李世民參加的左屯位將軍雲定興的軍隊,他前往雁門關,營救瞭隋煬帝。雖然這場營救,李世民並非主將,隻是參與者,但還是我們也該看到他的這場旅程。

公元616年,李淵做瞭太原留守,隋煬帝讓他在當地剿滅為禍已久的叛軍。但是,放眼整個隋朝,叛亂已經到處都是,而太原的叛亂則主要是以國內的小部分叛軍和東突厥人的入侵為主。隻是,隋煬帝身為帝王,都被敵軍圍困瞭,雖然脫險,但是後來他也掌控不瞭隋朝崩亂的政局,何況李淵,隻是一個太守。

但是,表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畢竟李淵還是要在亂世發展自己的勢力的。所以,在公元616年的夏天,他派自己的兒子,李建成、李世民兩兄弟,開始攻打汾陽地區。但是,最重要的是,打完這一仗,李世民認識到當時的形勢,加上李淵的謀士裴寂、劉文靜等人,也持相同的看法,幾個人一起向李淵建議:放棄做隋朝的臣子,起兵爭霸。

李淵考慮得當後,不僅殺瞭隋煬帝派來的監軍,還發佈瞭一篇冠冕堂皇的討伐檄文,意思是隋煬帝為君不仁,他李淵響應大勢,討伐昏君。而李淵作為能夠建立大唐的人,能力自然不會差,他起兵之初,就把目光放到瞭長安。因為長安,離他統治的地方不遠,並且位置十分的重要,自古就是"八百裡秦川"的重要關卡。並且,當時長安一帶人口多,經濟也發展的很好,名聲更是響亮,曾為秦朝的都城,拿下長安,不僅擁有瞭戰略地位,更能夠得到當地的資源,以圖天下。

拿下長安,攻打薛舉

而李世民,也從攻打長安開始,表露瞭自己的驚人軍事天賦。李淵制定完軍事目標之後,緊接著他就任命李世民為敦煌郡公、右領軍大都督,率領李淵旗下的右三軍,攻打長安城。但是,長安畢竟是重要的據點,在此駐守的將領,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將軍宋老生,李世民的軍隊剛到長安,就遭遇瞭宋老生的反抗。

再加上,當時是夏天,陰雨連綿的,導致道路泥濘不堪,也為李世民的攻打增加瞭很大的難度,後勤跟不上,長安易守難攻的特點,讓李淵陣營中的很多人都開始打退堂鼓。甚至當時勸他爭霸的謀士裴寂,都開始勸李淵暫時放棄攻打長安這塊硬骨頭。

重要關頭,是李世民力排眾議,頂著巨大的壓力堅持攻打長安。因為當時是李淵起兵的初期,軍士們雖然跟著他,但是卻沒有太多的忠心,而自古跟著別人打仗,目的就是為瞭出人頭地。剛剛起兵,軍心不穩,就輕言放棄,誰還願意跟著李淵幹?所以李世民,說長安據關中之險,得此就可得天下,於是堅持圍攻,在十一月份,入主長安,李淵得瞭此根據地。第二年,隋煬帝就死瞭,李淵以長安為都,自稱唐王,改國號為唐。

但是,亂世嗎,即便拿下瞭都城,大傢都是為瞭給自己謀福利的,拿下長安,並非就可以真的號令天下,一舉稱王。大唐的江山,也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當時,李淵拿下長安沒多久,早就稱王的薛舉,眼紅的很,就派兵打李淵,因為從戰略上講,薛舉已經占瞭隴西附近的幾個郡,如果將長安拿下,就真的將關中地區據為己有瞭。

加上,李淵當時在長安根基不深,就出兵瞭。而李淵方面,應敵的將領還是李世民。而李世民的牛,在這場戰役中,再次得到體現,他不僅打敗瞭來進攻長安的兵馬,還把薛舉從陜西一直打到瞭甘肅,讓他的軍隊被迫遷徙瞭兩百多公裡。

隻是,薛舉,既然已經稱王,就不會輕言放棄。過瞭一年多,薛舉開始瞭反攻。而他面對的對手,還是把他打得找不著北的李世民。當時的李世民身體還不太舒服,軍務交給瞭手下,他主要運籌帷幄。他制定的方略是:根據地形,拖垮對方。可是,他的手下沒有聽他的話,李世民的大軍首戰失敗。而薛舉趁熱打鐵,繼續進攻李世民的軍隊被打的一退再退。

可是,李世民的運氣實在是好,薛舉突然離世瞭。李世民在第二年,再次率兵攻打薛舉的部隊,並且嚴格要求部下遵守他的戰略:據地險固守。甚至,敵方派人多次挑釁的情況下,他都堅持沒有應戰,命令膽敢應戰的人斬首示眾。雙方僵持瞭兩個月,薛舉的部隊,糧草剩餘不多,薛軍也因為長時間的對峙,開始軍心渙散,李世民開始攻打薛軍。並取得瞭勝利,因此戰,他不僅平定瞭長安之亂,還讓大唐將隴西地區一舉納入麾下,俘虜瞭軍士一萬多人,百姓五萬多人,平定瞭大唐的西方。

拿下劉宋

除此以外,因為李元吉的原因,他們的大本營太原被劉武周圍攻,李元吉逃跑,裴寂兵敗,黃河沿岸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劉武周拿下。李淵打算放棄時,李世民再次扭轉瞭局面。他認為黃河以東是富庶之地,不能放棄。於是李世民帶兵到瞭山西,用突襲加固守的方法,各個擊破瞭敵軍。還斷瞭敵軍的糧食補給之路,最後劉武周因為糧草耗盡,被李世民大敗。李世民不僅收回瞭丟失的黃河以東的土地,還將尉遲敬德納入麾下。自此,大唐的北方被他平定。

殲滅中原兩大勢力

還是這一年,李世民帶兵攻打洛陽,在拿下洛陽後,以洛陽為據點,開始奪取中原的土地。比如,在大名鼎鼎的虎牢之戰中,李世民表現出瞭他統禦大規模戰爭的天賦。在攻打洛陽時,當時占領洛陽的是王世充,在李世民的猛烈追擊下,王世充漸漸支持不瞭,就請竇建德幫忙,竇建德因為怕自己被牽連,就出兵瞭。

並且,還替王世充收回瞭一部分土地。而李世民不急不躁,安營紮寨,利用地形拿下瞭虎牢關,然後將敵軍的糧草斷掉,再次用地形的優勢固守,並且,派人牧馬,引得竇建德出兵。李世民先是用一小部分人吸引火力,又從側面偷襲,最後贏得瞭勝利,俘獲瞭五萬人。不僅,殲滅瞭王世充,還拿下瞭竇建德,中原當時最大割據勢力被他殲滅,之後,他還重創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和山東的徐圓朗。使唐朝取得瞭華北的統治權。

那時候的他,已經給大唐的江山版圖定下瞭西部、北部、中部,大唐的疆土已經安定,可那年他才24歲。甚至,連愛吐槽的杜甫提起他都是: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大唐建立之初的疆土,太多都是他領兵打下的,隻不過後世驚艷於他的政治才華,忽視瞭他的軍事才能,他實在擔得起天策上將的稱呼,即便晚年兵敗於高句麗,也是光輝燦爛的一生,貞觀之治名垂青史,他的軍事之才也該為世人所知才對。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