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當初加入曹魏陣營 諸葛亮又能混到什麼地位
諸葛亮如果投靠曹操會怎麼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如今在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若是諸葛亮在曹操兵臨荊州時就選擇歸順,那麼天下將會提前歸於一統,因為之所以會出現三國的分野,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赤壁之戰。早在曹操打來之前,諸葛亮就提出瞭兩個方針,第一個是拉攏劉琦,第二個就是收留北方的流民,並從中征兵,這為劉備在最後時刻保留住瞭兵力和地盤,使其有實力去聯合孫權一起破曹。若是諸葛亮當時沒有幫劉備而是投瞭曹,那麼以孫權一傢之力必然完敗。那麼如果他加入曹魏陣營,在朝中大概可以達到什麼地位呢?

首先看諸葛亮入仕許都的有利條件,第一他與曹操的出身相似,二人同為官宦之傢,但諸葛傢歷代都隻做瞭些地方低級官吏,而曹操雖然他的父親位列三公,可再往上數他傢的背景就不那麼光彩瞭,是依靠著過繼給宦官起傢的,由此可見二人都不是世傢大族出身,沒有深厚的傢族背景,所以曹操見到他也會心生同命相惜之感。

第二,諸葛亮符合曹操的選才標準。我們知道曹操奮鬥一生,就是想打破世族對權力的壟斷,建立一個寒族政權,所以他在用人上,從不看他們的出身門第或者品德好壞,隻看他們是否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隻是當時世族勢力十分強大,他還是會采取一些聯合措施,比如他與荀彧的關系早期十分密切,好似親密戰友,因為其傢族勢力十分強大,但是後來他的價值被利用完瞭,也就被拋棄瞭。諸葛亮作為非世族出身,同時他在政務上有著出色能力,必定能夠收到曹操的青睞。

第三,二人著共同的治國思想。當時的世族,經過兩漢數百年熏陶,全都是信奉儒傢思想的,然而這在亂世之中並不可取。所以曹操自崛起後一直奉行的法傢理念,比如他的法令十分嚴明,有一次行軍時他曾下令不許踐踏農田,結果他自己的馬踏壞瞭莊稼,最後割他發代罪,這都是他試圖依法治軍、治國的舉措。同樣,諸葛亮也是一個忠實的法傢思想貫徹者,初入西川時他就一改劉璋松弛的舊政,嚴明法度。

雖然諸葛亮和曹操有著相似的出身,也有著相同的治國理念,但是想在人才濟濟的曹魏朝堂混出名聲並不那麼容易,因為當時的朝中勢力分為瞭兩派,一派就是以曹操自己為代表的沛譙宗族集團,另一派就是荀彧、陳群等人為首的汝潁世族集團,諸葛亮則必須在這兩派中站隊。然而不管他站在哪一派,在仕途上都有著相應的阻礙。

按照諸葛亮的政治理念,他肯定會選擇站隊曹操,那他在曹操在世時或許會頗受重用,但曹丕繼位後就會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因為曹丕就是選擇瞭與世族聯合才最終獲得世子位並稱帝的,上臺之後他就開始著手打壓對自己有威脅的沛譙集團,諸葛亮也難免躲不過這一次政治沖擊。相反,若是他在最初就倒向瞭汝潁世族,可還得論資排輩,荀攸、陳群、司馬懿等等都在他的前面。

結語:綜上所述,諸葛亮若加入曹營,他在仕途上將碰到許多阻礙,頂多也就像他的好友那樣做到地方一級大員州牧的位置,而進不瞭中央決策層,因為排在他前面的能人太多瞭,沒有足夠大的舞臺,他也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當然以他的才智,他在準備出山時就已經看破瞭這一點,才會放棄更加強大的曹魏,而選擇瞭更適合自己發揮能力的劉備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