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古代沒有冰箱存在 太監割下來的寶貝是怎麼保存的
時間:2020-03-09 10:49:4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很多人都不瞭解太監寶貝保存問題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我們俗稱的「太監」,在古代是為貴族和皇族服務的男性,在當時又被稱為「宦官」。當太監的首要條件就是必需進行閹割,雖然有走後門而得以保持完身的人,但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太監都躲不過凈身這條路。但不少人一待就在宮裡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那他們切割下來的「寶貝」在沒有冰箱的古代又是如何保存的呢?

古代最尊貴的莫過於皇族的人,食衣住行都極其考究,奢華的生活條件下連下人的生活都有一定的保障,讓不少窮困的百姓千方百計也要進宮去搶這個鐵飯碗,就像當時宮內常見的太監,雖然需要進行閹割手術,但因為俸祿待遇好,再加上混得好還能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讓不少男性都願意放棄自己的「寶貝」,但手術後也不會丟掉,等到退休會花錢贖回來,當作是自己的念想。
但在那個還沒有發明冰箱,也不知道什麼是福馬林的年代,又該怎麼保存太監的「寶貝」呢?

據瞭解,手術中會連同陰囊及寶貝一起切斷,再統一交給凈身師保管,凈身師會準備好一個裝著半升石灰的甕,將割下來的「寶貝」整齊的放進去擺好,用石灰來吸乾水份,據說這個方法可以保存千年之久也不會腐爛。最後凈身師會把該名男子的凈身契約用油紙包好,一起放到甕裡,最後再用大紅佈把甕口封好捆緊,小心的送到屋頂下的房間存放,有祝福凈身的人走紅運、步步高升之意。
閱讀全文
下壹篇:返回列表
熱點文章更多>>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