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你知道她們是誰嗎?
說起古代的醫術,我們首先想到就是扁鵲、孫思邈和李時珍等人,其實除瞭這些男神醫,歷史上還有很多女子精通醫術,他們其中有一位被皇帝看中,差點成為皇帝的妃子;一位已經被搬上瞭熒屏,是《女醫明妃傳》中女主譚允賢的原型。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其中的四位女名醫吧!

第一位是漢代的義妁。義妁是歷史上最早被記載的女神醫。當時雖然女子並沒有機會學習正統的醫術,但是義妁從小就對草藥很感興趣,她經常根據自己總結的經驗給村民們治病,並且積極詢問正統的大夫。
因為她的刻苦努力,所以她積累瞭很多的實踐經驗,瞭解瞭很多疑難雜癥。據說有一次,一個病人不知道什麼原因肚子突然漲的比孕婦十月懷胎的肚子還要大。當時大傢都不敢碰他,怕一碰肚子就破瞭。

這時人們吧義妁叫來,義妁診治後,就拿出銀針在他的大腿和下腹紮瞭幾針,並且拿瞭一包藥粉撒到病人的肚臍上,果然不久之後,病人就痊愈瞭。當地人稱贊義妁的醫術高明,自此義妁也聲名遠揚。
後來漢武帝知道瞭,就將義妁召進瞭皇宮,專門給多病的太後診治。在太後歸天後,義妁又成為瞭漢武帝專屬的禦醫,也是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醫。據說義妁是為瞭查明父母死亡的真相才入宮,這種膽識和懸壺濟世的醫術,讓後人敬佩。
第二位就是鮑姑。鮑姑精通煉丹術和灸法,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傢。晉朝我們都知道,當時的人們非常癡迷煉丹,而出生於宦官和道士之傢的鮑姑更是對煉丹精通。關於鮑姑有一個傳說,有一次一個姑娘因為臉上長瞭贅瘤嗯嫁不出去,在河邊哭泣,想要輕生。
這時鮑姑看到瞭,便為她診治,她用艾搓成艾絨點火在姑娘的臉上熏,不久這些贅瘤就脫落瞭。姑娘又恢復瞭美貌,對鮑姑是千恩萬謝。鮑姑的灸法療法後來被記載在瞭《肘後備急方》中。
第三位就是張小娘子。長小娘子是宋代著名的外科醫生。據說張小娘子得到這身醫術,是因為招待瞭一位遊醫,這位醫術高明的老人為瞭感謝她,就贈給她瞭一部《癰疽異方》,並且交給瞭她開刀和制作膏藥的秘方。
張小娘子學會瞭這些醫術,為人們治病,因為醫術瞭得,被百姓們贊揚,聲名遠揚。宋仁宗知道瞭,就讓她給自己後宮的妃子調配美容養顏的膏藥。期間宋仁宗被貌美的張小娘子所吸引,想要把張小娘子留在宮中為妃。
但是張小娘子婉拒瞭,在給宋仁宗的妃子們調配好方子之後,就悄悄離開瞭皇宮。出宮之後,張小娘子害怕仁宗會再來搜尋,就和丈夫趕緊收拾東西歸隱瞭,從此宋仁宗再也沒有尋到張小娘子的下落。
第四位就是談允賢,也是《女醫明妃傳》中的女主的歷史原型。談允賢出生於名醫世傢,繼承瞭自己祖母的醫術,在嫁人後經常給夫傢和孩子診病,後來在祖母去世之後,在開始對外行醫。
談允賢精通婦科和外科疾病,在為病人診病的時候,不光是關心病人的病情,還會照顧到病人的心情。在當時女人們如果有什麼不好說出口的疾病,都會找談允賢來診治。所以談允賢在女性中間很受歡迎,她著有《女醫雜言》醫術,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財富。

歷史上的這四位女名醫,不僅是醫術高明,而且品德高貴,不為利益所誘,是一位真正有醫德的女子,他們總結自己的經驗,寫出的醫書,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