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臣高其倬,他在雍正皇帝心中有特殊地位
對高其倬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瞭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雍正元年七月,時任雲南鹽驛道的李衛,向雍正皇帝上呈瞭一份奏折,用以保奏因“繕折失誤而被革職”的雲貴總督,叩請雍正皇帝“俯念凋敝軍民願望情殷”,能讓這位總督大人戴罪留任。
當時的李衛,雖然尚未被雍正皇帝視為“心腹之臣”,但因怡親王胤祥舉薦,又因其在戶部郎中任上的表現出現,也已經被雍正皇帝當成瞭重點培養對象,予以提拔和重用。可面對李衛的奏請,雍正皇帝絲毫沒留情面,提筆做出瞭訓斥禦批:
羞不羞,這樣總督用不著你保奏!
這位總督是誰?
因罪革職,依然不能動搖其在雍正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甚至,頗得雍正皇帝信任和倚重的李衛,都沒資格為其保奏?
這位總督,就是被雍正皇帝數次予以“你辦事,朕是放心的”評價的雍正朝名臣——高其倬。

和田文鏡一樣,高其倬乃系漢軍八旗出身。康熙三十三年,出身於官宦之傢的高其倬,又獲進士出身,在康熙朝晚期就已經官至廣西巡撫。雍正皇帝繼位後,命高其倬擢升雲貴總督,成為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高其倬所在的高傢,自祖父一輩就以軍功獲得二等輕車都尉世職,父輩更是能臣輩出、功勛卓著。高其倬從兄高其位,更是官至文淵閣大學士,位高權重,進一步刷新瞭高傢的仕途高度。更重要的是,這個功勛卓著的官宦世傢,全然沒有參與到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中,因而深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和倚重。
高其倬在雍正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我們以三個具體事例,予以明確說明:
1、文章開頭所提到的“繕折失誤”,乃系高其倬誤將大將軍王胤禵和雍正皇帝並列寫入瞭奏折的失誤。就當時的政局環境而言,此等錯誤無異於“大不敬”乃至“意圖謀逆”的大罪過。但是,雍正皇帝認為這乃系高其倬的“無心之失”,僅僅對其予以瞭象征性的“革職留任”處罰,並很快將其官復原職。眷遇之深,可見一斑。
2、雍正皇帝曾經在另一位心腹重臣鄂爾泰的奏折中,這樣評價過高其倬:
朕又得高其倬一人矣,可喜之至。汝二人實朕之寶,棟梁之器。高其倬朕視較汝還優,朕原許你朕第一大臣,今日要許你第二任也。
鄂爾泰,乃系被雍正皇帝評價為“國傢之名器”、“朕含淚觀之,卿實為朕之知己”的心腹重臣;雍正皇帝曾經數次將其和怡親王胤祥並稱“朕之肱股”;就雍正朝而言,鄂爾泰絕對屬於“蒙眷深厚,一時煊赫”的囂張人物。

可就算鄂爾泰擁有如此聖眷,在雍正皇帝心中擁有如此高的地位和影響,雍正皇帝依然直言不諱地將高其倬放在瞭鄂爾泰的前面,將高其倬視為“朕第一大臣”,可見雍正皇帝對高其倬的恩寵之甚。
3、雍正二年,升任雲南佈政使的李衛和署理貴州巡撫、威寧總兵石禮哈之間發生瞭沖突,相互之間密折彈劾,勢同水火。雍正皇帝密令高其倬仲裁,品其優劣,以定去留。得到高其倬的匯報後,雍正皇帝予以瞭“所論公當、可嘉之至”的正面評價,並采納瞭高其倬的建議,命李衛升任浙江巡撫,而罷免瞭石禮哈的巡撫職銜。在高其倬的面前,李衛在雍正皇帝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再一次被完虐。
後世對於“雍正帝三大心腹重臣”的認定,一般認為是李衛、田文鏡、鄂爾泰三人;但在雍正皇帝的朱批中,雍正皇帝對自己的“心腹重臣”有著自己的主觀認定:
諸王大臣中,朕所深許者,怡親王、鄂爾泰、高其倬三人也。